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留学美国的心路历程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4:22 舜网-济南日报

  郑黎光

  去美国,是很多人追求的梦。记得小时候看《北京人在纽约》时,意识里就隐约留下了这种印象。千万里我追寻着你……那是一个许多人为之追求、奋斗的国度,不管是再苦,再难。似乎人生也会因此而辉煌起来。可是这样的追求到底是对还是错呢?说实话,在来美国之前我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些问题。最多也就是和朋友不经意地讨论一下。可是在美国
生活了两年,我已经开始思考更多的问题。

  当我第一次透过飞机的视窗俯视洛杉矶美丽的夜景时,我真的有陶醉了的感觉。那是我长到20岁第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以前怎样都不说了,此刻的我只想好好地完成多少人日思夜想的美梦。于是在追求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我对中国飞速的发展视而不见,对国内的信息也漠然置之。我压下任何把自己和中国联系在一起的潜意识,因为我以为这样就能成为一个完全的美国人。然而事实上,那种思念祖国的渴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时常在我看似平静的心湖荡起层层涟漪。

  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祖国的念头变得越来越挥之不去。如同许多来美国有一段时间的中国人一样,我因为无法给自己定位而陷入苦苦的挣扎。我开始困惑了,我不知道怎样平息这个挣扎,也不知道该怎样停止各种各样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亚历克斯·哈里(美国黑人作家、小说《根》的作者)的《挣扎》。我终于体会到,“发自骨髓的呼喊”和“无法摆脱的孤独”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是个非常优秀而且凝聚力很强的民族。以前在国内完全不觉得。但现在我在思考,如同一个被收养的孩子渴望发现她的生母,我想发掘更多自己民族的精髓和意识。它藏在我的内心深处,藏在我的家庭和许许多多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的生命之中。我开始关注国内形势的发展,在学校的

图书馆阅读大量美国人所写的关于中国文化历史的文字。

  我的民族意识让“中华”在我心中重新得到了升华。作为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孩子,我对自己民族的认识也仅仅限于书本。当我来到美国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不再仅仅是中国人群中的一员,我体会到的是自己身上强烈的民族感和使命感。中华文化才是我的归依。现在的我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极其骄傲,它给了我双倍的未来。

  我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这种感觉让我褪去了虚华,而有了心灵的归宿。只要一有空闲,我便会坐到电脑前,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因为那里面,常常有亲友们带来的家乡的讯息。从那里,我得知:济南的经十路拓宽了,宽敞的车道增加了济南大都市的味道。旅游路开通了,开元寺、浆水泉、龙洞、蟠龙山等景点宛如一颗颗明珠串联在旅游路上,去看就顺畅、方便了。在济南举办了文博会,互联网上已把这一盛会炒得火热。更让我欢喜的是趵突泉的泉水连年喷涌了,济南是让泉水宠着的城市,济南人的灵魂深处都有着泉水的丁冬。我难以忘记,在我来美国前,我走近从小引以为骄傲的趵突泉,“泉涌若轮”闻名天下的趵突泉,竟然干涸得挤不出一滴眼泪,泉底的裂缝像一张张喊渴的嘴巴,诉说着无奈和“泉城无泉”的尴尬。后来我知道,2003年9月6日的清晨,趵突泉从548天的沉睡中醒来!家人信中说,泉水复苏,来之不易。为了保泉,济南构筑起全方位的节水体系,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保泉措施。这消息让我振奋与欣喜,泉为济南魂,保泉花多大代价都值!前不久,我做了一个最诗意的梦:妈妈拉着我的手,蹚着漫上青石小径的泉水,戏水的玩童将泉水溅到我的脸上……醒来眼角一滴水,是家乡的泉水,还是思乡的泪水……

  说实话,从前在国内,我忽略了很多身边的东西,现在,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祖国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变化,都与我这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息息相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