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沙发:陈佩斯舍得,我们有什么舍不得?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9:55 金羊网-新快报

  ■禾刀

  这年头,能让陈佩斯这个名字跃上娱乐版重要位置的,恐怕只有春晚了。1984年,凭借一场吃面条的小品,陈佩斯树立了自己的小品风格。及至后来“小品王”赵本山的出现,这一开创性地位也丝毫未觉动摇。

  春晚就像是每个人心头挥也挥不走的喜和痛,既少不得又烦不过,成于斯并大躁于斯的陈佩斯亦莫能外。关于春晚的恩恩怨怨,陈佩斯年年不想说,结果年年都还是说了。陈佩斯的观点简单得可以归结成两个字———创新,就是说,莫把这春晚当成皇帝女儿,也要不停地变换些花样,吸收一些新的元素,观众才会觉得新鲜、有趣。而年复一年炒冷饭,搞华而不实的大场面,春晚越来越像鸡肋,既丢不掉,也火不起来,观众却烦了,累了,也困了。

  就因为这份纠葛,陈佩斯八年没上春晚。八年是个什么概念?隔壁的小娃已经上完了小学;

伊拉克在遭遇第一次战争之后,另一场战争正在向他们靠近;中国宇航员两度飞天……在全世界都在变化的今天,春晚却迈着三寸金莲,徘徊不前。表面看去,陈佩斯与春晚似乎恩断义绝,但那每言每行,又怎能掩盖得住内心对春晚深深的爱与痛,毕竟那是一个曾给他带来无比兴奋和感动的舞台。

  春晚走过了陈佩斯时代,迎来了赵本山的花样年华,然而台柱赵本山一柱擎天局面在延续多年之后,仍然后不见来者。不知道,等观众厌了之后,舍赵本山还能有谁?想想,陈佩斯要的不过是尝试,尝试当然就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就是超越,失败也未必就意味着倒退。问题是,被人诟病的春晚向来讲究四平八稳,甘愿坐井观天,年复一年地炒冷饭,玩低级游戏,熬过一次次的春晚大劫。

  据说,刚刚竞标成功的春晚剧组有意将赵本山、郭德纲与陈佩斯糅捏在一起。不得不佩服这新闻的想像力,有必要提醒的是,艺术表现往往忌讳人员的随意更迭,就像赵本山的小品少不得宋丹丹或者范伟,陈佩斯离不开朱时茂,郭德纲离不开于谦一样。如果将这般牛人各卸一条大胳膊,然后配上另一牛人的粗腿,彼此站到一起,可能不是小品,更像是“四不像”了。

  八年来,春晚在徘徊中墨守成规,在喧嚣中自我怡然自得。确实不再想批春晚了,就像陈佩斯那样,累了,困了,也烦了。就汤下面吧,春晚能给什么,我们就看什么,了不起一家人围在一起甩把老K,或是举盅畅饮,或是搓场“团圆麻”,实在不行就上网聊天玩把游戏,毕竟今天不再是那个家庭娱乐方式异常短缺的年代。

  陈佩斯舍得,我们又有什么舍不得呢?

  (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