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80后笔耕者无几 九成转行谋生计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10:15 法制晚报

  80后作家是炒作概念 失去读者关注度后 出版社转向其他 群体本身鱼目混珠 大量跟风者最先瓦解

  80后笔耕者无几 九成转行谋生计

  采访对象几乎都不愿意被称做80后作家 七成攒书为业 有时充当枪手 两成四处求学
一成坚持写作

  一周前,郭敬明正式成立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80后作家中的第一位老板。而韩寒也开赛车、出唱片。他俩同为80后作家领军人物,新作却都遥遥无期,80后作家似乎离写作越来越远。

  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2004年巅峰时期,80后作家群体近1000人。其中,处在一线和二线的有近100人,今年已经萎缩为不足10人。

  记者采访了68名80后作家,对该群体生存状态做了一番调查——

  调查说明

  调查对象:80后作家

  调查方式:现场采访、调查问卷

  调查人数:68人

  现状调查

  九成人抛弃写作

  现在是否还坚持写作?

  九成 否 最大原因是迫于生活压力,只好转行

  一成 是 最大原因是热爱写作,但现在写作仅仅是业余爱好,几乎不从事专业写作

  80后写作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的写作。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他们现身文坛,巅峰时期是在2003年到2004年。

  新概念作文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2004年他们收到过近10万篇参赛文章,有近千名80后作家涌现,迅速被推向市面。

  “在2004年,处在一线和二线的80后作家还有近百人。而现在,能有10个人就不错了。”该负责人说。

  据一份出版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80后作家出版的作品量占当年出版总量的10%,与现当代文学出版量相当。“今年作品量不到1%,80后这个群体已经无人问津,这就造成大批80后作家无路可走。”春风文艺出版社一位编辑说。

  现状原因

  80后群体自我瓦解

  在80后作家刚出现时,就有专家分析说,80后作家群体大多数不过25岁,生活几乎无保障,是一个极不稳定的群体。

  “80后作家群一直是鱼目混珠,很多人都是跟风而来,打着80后的旗号想分一杯羹。”曾接触了一批80后作家的周萧说。

  “这些所谓的80后作家都是看一些口水小说长大的,写一本两本书可以。当80后这个概念不再让他们骄傲,这些人最先瓦解,他们占很大比重。”周萧说。

  出版社无利不出书

  接力出版社副总编黄集伟分析说:“80后其实就是一个炒作概念,有了这个噱头,大家都能捞到好处。当这个光环褪去后,80后这个概念也无任何意义了。”

  在记者采访的68名80后作家中,几乎都不愿称自己是80后作家,甚至很厌恶,他们认为这是强加给他们的一个帽子。据记者了解,他们在2004年只要出书的都被打上了80后作家的名号。

  “除韩寒、郭敬明这样的少数人外,现在没出版社愿意出80后作家的书,写了也没用。”采访中,很多80后作家这样说。

  在80后作家最红火的时候,湖南文艺出版社曾网罗了一大批80后作家的文章结集出版,结果很多书都砸在手里卖不出去。

  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室一位负责人说:“出版社是需要利益的,当80后作家这个概念不再成为读者关注的话题,出版社自然转向其他,这实际上是断了80后作家的路。

  出路个案

  小饭:

  结婚生子压力大

  华东师范大学毕业

  代表作《不羁的天空》

  因为女友怀孕,小饭已经结婚,在上海一家三资企业做电子杂志,天天上夜班。

  “赚的钱刚够养活自己,现在偶尔动动笔,因为上班比较累,很难再有精力和时间。”小饭说。

  小村:

  卖过衣服 摆过地摊

  大学辍学

  代表作《十少年作家批判书》

  漂在北京的日子里,小村在五道口租门面卖过衣服,摆过地摊,还在酒吧当过服务生。

  说起写作,小村说:“写作,当然一直都想,但是人总要生活。”

  蒋峰:

  《男人装》杂志当制片

  大学辍学

  代表作《维以不永伤》

  蒋峰目前在《男人装》杂志做制片,算是80后作家中混得不错的。

  谈起现状,蒋峰觉得很满意。“租房、吃饭,现在赚的钱也刚够我花。”他说,当初找这份工作就是因为自由,一周可以把一个月的事都做完,剩余时间自己可以写点东西。

  出路探访

  七成人攒书为业

  80后作家小Z(化名)曾获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现在没工作,只能帮一些书商和出版社攒书,月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

  像小Z这样的占到七成,他们都为了生存给出版社和书商从事编辑工作。仅记者采访的对象中,就有将近50人坦言自己曾替出版商工作过,帮他们攒书。

  周萧说:“说好听点是编辑,其实大部分都是帮着书商攒书,有时候自己就充当枪手。”

  两成人四处求学

  还有两成的80后作家在四处求学,这些人的家境算不错。

  “一会儿再聊行吗,我正在剧组搬东西呢?”当记者给孙睿打电话时,他正在一个朋友的剧组里帮忙。

  写过《草样年华》的孙睿一心想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在经过两次失败后,他终于在今年考上北电导演系研究生,成为田壮壮的学生。

  “还有半个月就开学了,我肯定不会放弃写作,干导演和写作是不分家的。”孙睿说。

  一成人坚持写作

  韩寒:

  想写了就动笔

  对于坚持写作的原因,韩寒说:“想写就写呗,我觉得我写作没什么大的理由,有事想说了,想写了,就动笔了。”

  谈起80后作家,韩寒不但否认自己是80后作家,还称“80后作家的作品太幼稚了,简直是给学龄前儿童看的。”

  “那些小孩的作品太装了,把自己搞得特小资,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而且,这种以年龄划分也是不科学的,我觉得现在的作家都比较个性,又不是

苹果按品种分分就可以了!”韩寒说。

  郭敬明:

  调剂紧张生活

  “我创作的动机,无非是‘写着玩’,作为紧张生活的一种调剂而已。对我来说,写作这项主业仅仅是我的个人爱好,不是生活的全部。每次我都是真正有了写作冲动才会动笔。”郭敬明说。

  郭敬明说:“我和所谓的‘80年代写作群’基本没有什么来往,80后这个概念完全是人为强加的一个帽子。” 本版撰文/郝洪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