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立凡
64.3%的科技工作者用了“严重”一词来形容现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仅有12.3%的人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仅是个别现象;某些著名学者很容易拿到重要的科研项目,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就会把项目分解发包出去给别人做;个别名气较大的学者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今年负责项目审批和经费发放,明年又会参加项目申请。这样一来,科
研的资金就永远在几个人中流转,这些人几乎把持了他们所在学术领域的绝大多数科研资金。如果其他人想涉足这一领域,只能给这些著名学者“打工”。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说,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包工头”现象在科学界却越来越普遍。(8月21日《中国青年报》)
这则报道,部分地揭开了我国“第一生产力”疲弱的病灶:在项目资金成为推动科研进步的主要手段的前提下,科研工作的排序严重倒置———项目第一,学术第二。由此带来的,是科研工作的评判标尺也随之倒置:研究成果不再是首要的考核标准,而被迫让位于拿到项目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境中,名气和既有地位就成了项目的有效置换物,而科研资源也由适当倾斜变为集中流向学术名人手中,并在资金的辅助下,形成一定程度的科研垄断。
垄断通常会导致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运作,这是经济学常识,而事实告诉我们,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科技界。一个难堪的例证是,在我们作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正确论断20多年后,科技创新仍感乏力。相反,晚于我们10年开始自主创新的韩国却比我们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相对落后有很多原因,但自主创新的第一链条科研领域的落后是不争的事实,科研垄断造成的学术浮躁、竞争无序,是重要原因。
辩证地看,科技界的“包工头”并非全不可取,一些项目的“外包”更有利于突破。但是,如果“包工头”成为一种现象,成为事实上的科研垄断,对我们的科技发展可谓危害多多。首先,科学研究容易异化为项目研究,而偏离了终极目标;其次,延缓了科学界应有的新陈代谢,创造力强的上不来,创造力弱的下不去,损害的是科技界的生命力;而最终损害的,是科学的生命力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显然,科研垄断的形成与资金的不合理分配有关。要真正推动科研进步,除了物质激励这一“手”,还需要别的“手”,即科研体制创新。改革科研考核体系,让科研资金流向下移,使基层和中青年科研人员获得研究权力是应有之义;此外,应植入科研良性竞争机制,除了科技界内部竞争,应切实鼓励企业成为另一个科研主体。一句话,一个市场化的科研体制,更加透明、公正和有效,也是革除科研弊端的可取途径。
来源: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