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在北京首都剧场热演的两幕话剧《sorr
y》主演焦晃回到上海,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观众一直关
心我眼睛的事情,可以告诉大家,现在我恢复得很好。《sorry》9月
将在上海献演,本月底,国家话剧院导演查明哲和该剧另一位主演冯
宪珍将抵沪,为这次演出作案头准备。”
京城“sorry”热
亚历山大·加林创作的《sorry》讲述了一对俄罗斯情侣面对生
活和爱情的新抉择。故事发生在苏联解体时期,时局的动荡、人们心
态的茫然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整台戏只有
两个演员,所以压在焦晃和冯宪珍身上的戏份都不轻。
焦晃的演技和优雅的形体使人回味无穷;国家话剧院演员冯宪珍优美
的台词与洗练的表演,也使整个戏充满了高手过招的刺激。
正因这个难得的组合,在北京演出期间,该戏成为圈内外一个备
受关注的焦点。用制作人的话说:“那时几乎所有的演艺名人,都可
以在剧场里看见,而北京媒体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讨论,这个现象如今
已经有趣地被称为‘sorry现象’了。”
尝试低调表演
“接《sorry》剧本的时候,觉得本子难度很大。一个70岁的人
要去演40多岁的人物,大量的台词,两个多小时,大剧场舞台,基本
上都是两人的对话,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底和演技。”焦晃说,“这个
戏和我这些年来研究的课题很接近,我一直想尝试一种低调的表演,
建立一种真正的真实。我反对一般形式的平庸表现和过火表演,希望
能通过人物的动作来建立一种特殊形式的平淡表现,这是一种多彩的
强调。这个戏涉及到很多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让人在慢慢咀嚼中
品尝人生。这个戏有着很丰富的文化信息量。我想知识界、文化界会
喜欢这个戏。”
不同意卖高价票
关于剧名,焦晃开始觉得好像太随意了一点,曾经想改成《诗人
犹在》或其它名字。导演也曾想过《莫斯科最后的夜晚》,但最终大
家还是决定用原来的剧名。“这正是俄罗斯文艺的风格,‘Sorry’,
名字一点不惊人,似乎只是漫不经心的一句,是外国人的一句口头禅,
但却充满了不确定性,让人琢磨,给人一种感染。”谈到票价,焦晃
表示,他不同意卖高价票。“因为我们话剧观众主要是知识界的,太
贵的票价会把观众赶跑的。”
想在故宫寻故人
话剧界素有“南焦北于”之说,“北于”指北京人艺的于是之,
“南焦”则是指焦晃。焦晃这次演出给京城观众不少惊喜。焦晃说:
“这次到北京演出,非常感慨,我对北京有着特殊的感情。像是一个
归来的游子。我出生在北京,六岁的时候因为逃难,和两个姐姐跟着
我妈妈到重庆找我爸爸,后来又到了上海。我的生活也经历了很多坎
坷……”
记者问他,如果有可能在北京小住,最想在那里做点什么?他说
:“如果有时间,我想会去故宫走走。最好是雨天,故宫里没什么人,
我一个人在里面徘徊。我演了很多历史人物,很多和故宫相关的人物,
所以我想在故宫寻找那些人物的踪迹,想寻得一两声回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