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人
范震威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作家,曾有多部散文和诗歌专著问世。他对古典诗词有深厚的研究,曾和诗人陆伟然合作,出版了《唐代应试诗注释》一书,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由此,他研究唐代诗人的兴趣更浓,又出版了《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一书。近年,他又在潜心研究屈原及其作品,无意中发现一位研究“屈赋”的奇人苏雪林,进而对
苏雪林的身世、经历及著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到后来不能“自拔”,费时几年,居然写就了25万字的《世纪才女———苏雪林传》。
1897年,苏雪林生于清末没落的官宦之家,因追求新文化思想,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就读于安徽的安庆,后又去了北京和法国。1920年代末期,苏雪林先后创作了《绿天》和《棘心》,在文坛上名噪一时。范震威在书中用两节分别叙述了这两本书创作的过程。《绿天》是写自己婚姻的。苏雪林的婚姻是不幸的,她的丈夫张宝龄是学习理工的,两人性格各异,到晚年分居,以至一个去了台湾,一个留在大陆。然而,新婚之际他们也有过爱恋,苏雪林学着在北京读书时友人章廷谦为纪念自己新婚写了一本美文体的《月夜》,以“绿漪”的笔名,写了《绿天》一书。范震威在书中写道:“书中所记的感情,半真半假,其中亦不乏‘美丽的谎’,但她‘毕竟富予感情,笃于骨肉之爱,夫妻之爱也相当激烈’,所以,《绿天》这部书所写的新婚的甜蜜与惬意,竟为成千上万的读者所喜欢。”《棘心》是苏雪林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棘心,一作棘薪,解作未长成的小枣树。全书约十一万九千字。范震威评价道:“苏雪林以自己去法国留学的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女留法大学生醒秋和母亲、祖母三代女人不同的生活与命运。”
苏雪林对屈赋的研究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执著,用范震威的话说是“终生追索未曾歇”。屈赋,是指屈原及其作品。屈原保存下来的作品,重要的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苏雪林在研究《天问》、《九歌》时,发现文中内容都与西方文化有关,这使她下定决心到国外去探索,因她曾去过法国留学,对那里比较熟悉,所以在她53岁那年又去了法国,后又去了台湾,开始了她的漫长的求索之路。到了1990年代初,苏雪林已经90多岁时,她的“屈赋研究”才告一段落。从1943年发表《<天问>整理的初步》算起,到1980年她所写的4部书出齐,整整用了近40年的时间,出版著作达170多万字,称得上古代文学研究的奇迹。正是由于这种突出的贡献,1993年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第一届华人作家敬慰奖时,苏雪林和巴金、冰心同获殊荣。
苏雪林很敬重巴金、冰心、老舍、丁玲、曹禺等大陆作家,她曾邀请冰心去台湾,也希望在大陆见到冰心,但却由于身体及其它原因而未果。苏雪林曾和鲁迅相识,最初也比较友好,后来,苏雪林以为鲁迅的杂文里批评了她的朋友而使她反感,以致后来她公开站出来批评鲁迅。范震威评价说:“苏雪林对鲁迅的攻击带有不少狭隘的偏见,又成为当代文坛多数人所共识。———对于对鲁迅的攻击,在苏雪林居台南后,还写过一些相似的文章,并出版有《我论鲁迅》一书。但到了晚年,苏雪林在所写的《浮生九四》回忆录里,却对此‘甚以为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苏雪林到了垂暮之年,方才意识到这一点,终于为自己填补了一条可资玩味的人生注释。”
苏雪林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她热爱自己的祖国,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支援前线,她曾倾其所有,捐献了51两黄金,相当于当时的一架飞机。她晚年居住台湾,但坚决反对台独,并写下了《割除毒瘤》的反台独文章。她一生多有爱好,她的人生三味是读书、写作、绘画。她活了102岁,可能是中国有历史以来最长寿的作家。她一生出版了53部著作,近2000万字。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在为范震威所著《世纪才女———苏雪林传》的《序》中对苏雪林的晚年概括了许多“第一”:“九十五岁时出版了回忆录《浮生九四》;九十八岁时出版了《苏雪林山水》画集;九十九岁时在数度跌伤后出版了学术著作《诗经杂俎》;一百零一岁时,她因想念故乡,在友人帮助下,坐轮椅从台湾飞回大陆,访问安徽大学,返乡谒故居和母墓,并且登上黄山;一百零二岁病逝前几天,她的日记十五大册,四百二十余万字,在成功大学出版。这些都开创了纪录,在海峡两岸传为佳话。”
范震威先生未曾与苏雪林谋面,而苏雪林先生身居台湾,信息的交流难免遇到许多困难,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此书执笔前后费时四年多,甘苦寸心,难以尽述。”前几日,散文家王充闾来哈时与范震威交谈,曾问过他这部书是如何创作的,范先生一一道来,这里要推出苏雪林唯一的嗣子张卫及其夫人,由于他们生活在富拉尔基重机厂,范震威和他们结识后,为他的创作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难题。当然还有苏雪林在台湾的弟子,成功大学教授唐亦男女士,没有她的书信往来和竭诚帮助,范震威说要写成此书也是天方夜谭。
世纪才女———苏雪林传
范震威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1版/1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