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抢救"口技号子声" 声音记录行动全面启动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14:32 南方网

  响彻江边的号子、惟妙惟肖的口技、散落在小巷的叫卖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珍贵的声音正从我们耳边逐渐消失。为了保护声音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保护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未被关注和打磨的原生态的声音,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声响亚洲"(广州)文化节组委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声音的文化记录行动"。

  据介绍,"声音的文化记录行动"以发掘、抢救、记录、传承为主题,以学术机构、
专业团队、行业媒体为主导并协同民间人士,旨在寻找和记录有价值的中国民间声乐和民俗声音。关于记录的标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透露,经过暑期的大量前期采样与研究,目前已基本确定,"声音的文化记录"将执行三个标准。第一,遗产价值,即记录对象要有学术研究价值、保存价值;第二,艺术价值,即具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集体、群体或个人的审美、娱乐对象;第三,可再开发价值。他强调,记录对象如果有遗产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可再开发价值。

  康保成教授指出,在符合以上三个基本标准的对象中,"声音的文化记录"又将着力挖掘目前不被社会、媒体重视的声音,挽救处于濒临状态的声音,绕过一些已引起重视的"热门"声音,从而避免重复,最大限度地体现采录对象的可再开发价值。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中大方面已经基本摸清了我国声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并正为记录与保护制订操作规范与细则。

  对于声音的分类,康教授则表示,目前的方向是将所采录的声音分为"人为声音"和"自然声音"两大类,并以"人为声音"为主。其中"人为声音"既包括戏曲、

相声、说书等"肉声",又包括劳作器声、拉弦器声等"器声";而"自然声音"则包括动物声音和植物生长声音两种生命声音及风声、雨声等非生命声音。他透露,流行歌曲和大的戏种都不会在记录之列,而号子和正在消失的口技等处于"危险期"的声音将会被保护。康教授还提到,这次活动对声音色彩和方言之类的分类不会进行太多的考虑,但对方言所激发出来的声音,如商贩的叫卖声,则可能进行收录。

  编辑:尔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