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苏童:每人心中有个孟姜女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1:07 京华时报

  

苏童:每人心中有个孟姜女

  图为苏童沉思。本报记者蒲东峰摄

  昨天,作家苏童为“重述神话”计划创作而成的长篇小说《碧奴》全球首发式在北京举行。这是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于《碧奴》根据一个家喻户晓
的民间神话改编而来,苏童不怕读者见仁见智,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孟姜女,他只是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形象。对于将孟姜女的名字改为碧奴,苏童称孟姜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名,继续在小说出现难免太草率,而碧奴则充满古意与苍凉之感。据称,目前已有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书版权。

  故事改编

  苏氏孟姜女练就9种哭法

  

长篇小说《碧奴》根据民间神话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改编而成。苏童在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之上重新解构,在加入了自己丰富想象力的同时赋予故事以新意。苏童笔下的碧奴为了生存而练就9种哭法,加入了碧奴为丈夫岂梁送寒衣前为自己举行葬礼、被当作刺客示众街头等情节,生动描述了碧奴在权势压迫下以自己的痴情、善良在沧桑乱世中创造的神话。

  苏童说,他的这次“重述”让这故事老树发新芽般地再一次成长、流传下去。苏童认为,重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永远是横在作者面前的难题,无论改编优劣,读者总会有说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孟姜女。不管读者如何见仁见智,我却深感欣慰。”此外,《碧奴》参与了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的“重述神话”创作计划。该计划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0个国家和地区的作者参与,除苏童外,加盟该计划的中国作家还有叶兆言和李锐。

  人物名字

  碧奴充满古意苍凉之感

  苏童在新作中将主人公孟姜女改名为碧奴,范杞梁改写为岂梁。对于苏童的这一做法,许多读者感到不可思议。

  苏童解释,他为了弄清孟姜女这一名字的由来,曾查阅了大量资料,最后得知,实际上孟姜女并不是真正的名字。“在古代,孟姓和姜姓是当时的两大姓,所谓的孟姜女只是孟家或姜家的大闺女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名字。在这个前提下,我就觉得,倘若继续沿用这个名字未免就太草率了,而且这一既定的名字给我的写作投下了无形的阴影。于是,我决定给孟姜女起一个名字。”苏童说,“至于碧奴这两个字,我并没有过多去想,它只是突然从我的大脑里跳将出来,充满古意,又苍凉,这恰巧暗合了孟姜女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创作意图

  “送寒衣”遭遇重重困难

  苏童透露,当初之所以选择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是因为被这故事“真正扎实”地感动了。他说:“我写《碧奴》,其实是在借助小说重温久违的一种情感。那种情感是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组合,也没有任何的现代人所说的这么一种浪漫、感伤,或者诗情画意,就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那份情意、那份爱。其实我是在借助碧奴探讨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感情如何深,能够深到多少;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牺牲,能够牺牲到什么程度?”

  苏童介绍,整个创作仅用了6个多月,“构思很苦,写作出奇畅快。”最困难的地方是“碧奴送寒衣之路艰难无比”的设计,“记得我们江苏有一个善演《孟姜女》的剧团,小时候听孟姜女,印象最深的就是孟姜女在城门口哭,如何一道一道地把城门哭开,她哭她的苦、她的怨。小说不能这么写,对环境设置我有野心和企图,送衣之路不可能那么简单,于是我刻意弄了很多困难。我要把这条路弄得更加坎坷,变得更有意义。”

  ■记者手记

  同赴长城

  沉寂两年多之后,苏童手牵《碧奴》信步而来。看上去,他的脸色略略泛黑,眼泡也坠得很沉,疲惫目光却流淌出坚定和自信,“我没有哪部长篇写得如此色彩丰富。我希望大家认为《碧奴》是我最好的长篇。”或许从这言者无意中,我们找到了他自信与坚定的理由。

  《妻妾成群》的颂莲、《红粉》的小萼,直至《碧奴》的碧奴,苏童集中而精细地描写女性。他设法潜入她们的内心,描摹她们的心理,抚慰她们的情感。正如想象一样,眼前的苏童长着一张英俊且温和的脸,壮硕的体格下难掩其敏感、细腻的内心。苏童在《碧奴》中说,他试图递给那女子一根绳,让那绳穿越两千年时空,让那女子牵着他走,他和她一样,也要到长城去。或许苏童的这缕脉脉温情,缘于他笔下众多女性的长期集体熏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