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天下归心(2)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10:16 南方都市报

  品三国

  易中天专栏

  说曹操是个好老板,第一是他“知人善任,唯才所宜”。《三国志》在评价曹操的用人之道时,说了十六个字:“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所谓“矫情
任算,不念旧恶”就是上一集讲到的“招降纳叛,尽释前嫌”;而所谓“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则可谓“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荀彧的说法是“明达不拘,唯才所宜”;郭嘉的说法是“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和陈寿的说法意思一样。

  “唯才所宜”是很重要的。因为所谓“知人善任”,其实包括三个内容: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知道他们是哪个方面或哪种类型的人才,知道把他们放在哪个位置上最合适。也就是说,知人善任,一要能知,二要善任。曹操就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崔琰、毛玠清廉正派,曹操就让他们选拔官吏;枣祗(音之)、任峻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负责屯田。这一点,就连对曹操极为不屑的洪迈,也给予很高评价,说是“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容斋随笔》),而且由此得出结论:曹操的成功,决非侥幸(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

  第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一条,原本就是用人的原则,历史上会用人的人几乎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曹操,却尤为重要。首先,曹操所处的是一个乱世。乱世的特点,就是人心浮动,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缺乏诚意和信任。用曹操的话说,就是“上下相疑之秋也”。其次,曹操地位特殊。他扮演的角色,用周瑜的话说,就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不管曹操自己怎么想,当时许多人是这样认为的。

  事实上曹操的“聚人”,恐怕也更多地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这个“双重角色”带来的好处,是曹操可以利用中央政府的名义和官职广纳人才;带来的坏处,则是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一定分得清,这些人究竟是谁的。这就难免会有猜疑。再次,曹操阵营庞杂。有原来就在中央政府任职的,有后来被曹操选拔招揽的,还有朝廷官员推荐任命的,更有从敌营中招降纳叛的,并非清一色都是自己的队伍。这些人之间,也难免会有猜疑。总之,曹操那边,是疑云重重。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诚意和信任就格外重要。作为领导人,曹操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作秀,都必须表现出诚意和信任。我们看他对张绣、对魏种、对毕谌,对这些背叛过他的人那么宽容,就是为了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是诚心诚意的,是充满信任的,即便被人骗了,也无怨无悔,你们尽管放心投奔我吧!

  诚意和信任换来的是感激和忠诚。就说于禁。据《三国志·于禁传》,张绣第一次投降又反叛时,曹操猝不及防,被打得落花流水,全军大乱。只有于禁“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最后“徐整行队,鸣鼓而还”,还顺便整治了作乱的青州兵。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黄巾军,军纪本来就差,曹操对他们又很宽容(太祖宽之),所以趁火打劫(故敢因缘为略)。于禁却不客气,“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便跑到曹操那里恶人先告状。然而于禁回到大本营,却“先立营垒”,并不马上去见曹操(不时谒太祖)。当时有人就说,青州兵都把你告了,还不赶快去说清楚!于禁说,追兵在后,说来就来,不早做准备,怎么对付敌人?再说了,曹公是何等英明的人,他们告刁状又有什么用!于是不慌不忙安营扎寨,一切就绪以后才去见曹操。曹操大为赞赏,说你于禁真是有古之名将风度呀!便封他为益寿亭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