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论:“极品男”事件背后的网络审判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13:59 国际在线

  作者:徐迅雷

  又一个网络事件“火车门”出现了。9月5日,王奔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保卫科报案。因为学校BBS上关于他的一系列帖子称他为“极品男”,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这位“极品男”在火车上与邻座女生搭讪的种种不堪情形,还伴有侮辱性的语言。经中青报报道后,人民大学BBS上涉嫌“侮辱伤害”的原帖及相关讨论已被删除。(9月6日《中国青年报》)

  如今的网络已经进入了“群哄时代”,“网络通缉”风起云涌。从“虐猫事件”到“铜须门”事件,从“通缉流氓外教”事件到天涯网上因一起网事争端引出“网络虚拟法庭”的开张,再到今天的“极品男火车门”事件,我们看到网事之纷杂、网力之强大。网络的特点是,当事人有口难说是与非,旁观者有眼难辨真与假。就大学生王奔来说,他遭到贬损人格的“恶搞”,也只能悲怆地问一声:“我该向谁讨公道?”

  “网络通缉”之类,是“网络哄客”的行为,“哄客”有“主哄”与“群哄”之分,“主哄”者发出主帖,“群哄”者跟帖助力。像王奔遭遇的“火车门”事件,“群哄”者当中显然难以让谁来负什么法律责任。 这倒不一定是“法不责众”,而是网络的一个特点:每个发言的网友,你看他的跟帖,一般没有什么“错误”。可恰恰是这些“真实的表达”,构成了“众口铄金”的效果,不说“众口铄金”,那也是“众口铄铜”、“众口铄铁”、“众口铄石”。他们“个人的表达”没什么错,合成之后看就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就成了“合成谬误”。在网络时代,网络发言的“合成谬误”已经完全处于显形状态,“从众心理”是公开的、张扬的,“群哄快意”是显性的、放纵的。而快意恩仇的“内聚力”越强,也越能形成“群哄”的“合成谬误”。

  有许多社会性热点新闻,都能引起强烈的网络反响,即使案件还没有水落石出,网友跟帖通常也都是“一边倒”,每位网友个人只说几句话,但合成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往往被称为“网络审判”,有人甚至干脆就称之为“网络民兵”。从法理上说,“网络审判”当然属于“判了白判”,但构成的“舆论压力”的确结结实实地存在。

  我们没有必要严厉地指责这些热闹的网络跟帖评论是什么“网络暴力”或“网络软暴力”,但认识到“群哄时代”的“合成谬误”还是很重要的,如何提防“合成谬误”的延伸性损害,则需深入的研究。

  来源:现代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