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夜宴》变成"晚饭" 恶搞提前向冯小刚张艺谋下手(2)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0:13 中国新闻网

  解读

  大片自身毛病是主要诱因

  韩浩月(媒体人士):有大片之名无大片之实,是恶搞频发的主要诱因。大制作的概念流行不过几年,以国内现有制作水平,拍摄不出比肩好莱坞的电影,情有可原。但国内导
演的好大喜功,使得大片在他们手中变了味儿。不拍摄一部投资过亿的电影就不是顶尖导演,不在国际电影节上拿一回奖就算不上圈内领袖,在工具主义和个人利益的驱使下,拍摄出的东西形式空洞、内容乏味,空有大片的架子,看不到大片的气势。

  虚假宣传和刻意造势让观众对大片产生了厌烦心理。实际上,除非是惊世之作,谁都没法承受住这么高的期待值。一部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要凭借导演的审时度势和丰厚学识。若想顺便票房也丰收的话,得走进观众中间了解一下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一味阐述高深理论,固执地把电影当成体现个人实力的实验品,这无疑是自绝于电影欣赏水平日新月异的观众。

  背后是集体精神抑郁

  端木(评论家):严肃批评的缺席,致使恶搞流行。过去,我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国民的精神抑郁。很多时候,恶搞在“解构”的意义之外,也是一种精神重压向外宣泄的过程。压力太大,生存太难,恶搞成为一种被变异了的宣泄。

  恶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流行背后,潜藏着全社会集体的精神抑郁。

  不应成为公共文化行为

  张芙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目前,网络为受众提供了空前未有的自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不负责任地表达个人的情绪和感觉。因为,网络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它不仅包括个人的欲望和快乐,还包括群体的共同经历,或者说,至少部分地包括来自共同的理想和社会希望的表达。

  所以,一个人即使在网上发表意见,也不能仅仅考虑完全来自个人的感受。《无极》虽然有很多形式上的不妥,但它所思考的问题是很严肃且具有现实性的,完全不是单纯的“一个馒头”的问题,“恶搞”可以是一家之言,但因此成为蛊惑或扰乱人们审美鉴赏力的公共文化行为就不是好现象。至于公映之前的“恶搞”,只能看作是哗众取宠的自我贬低行为。(孙毅蕾 孙玲)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