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论:篡改历史,社会就和谐了?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08:50 国际在线

  作者:梁福之

  从“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被日本右翼教科书删除,到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颠覆性的“告别革命”,一个是公然篡改历史,一个是刻意引导我们的孩子从“暴力”和“战争”中解救出来,在专注“经济、技术、社会风俗和全球化”中感受“和谐”。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意图,却可能导致相同的结果:让孩子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产生历史的迷茫,看不清来路
,辨不清归途。

  匪夷所思,身为历史学教授的周春生竟然能够这样说:新的历史教科书呈现了一个有关中国的过去的更和谐形象。(据9月6日《羊城晚报》,下同)作为常识,我只知道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客观事实”——既有和谐的“仁者爱人”,也有不和谐的“杀戮掳掠”;既有摧人奋进的中华文明、和平崛起,也有令国人耻辱的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既有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千古绝唱,也有李、扁“去中国化”的万世遗篇。怎么到了周教授手下,一部深刻生动、矛盾多面的历史就突然可以“变得”比往日“更和谐”了呢?难道历史是可以随意去取舍和修饰、甚至去创造的?难道我们也可以去选择“更和谐”的历史小说充当历史教科书?我们的精英学者是在倡导唯物史观,抑或唯心史观?

  不可思议,香港大学副教授白杰瑞可以这样发问:“过多强调殖民时代民族苦难的历史,是否能造就今天的上海所需要的高级人材?”中华民族的优秀

传统文化产生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伟大的中华民族扎根于厚重深沉的历史土壤之上。历史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源,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食粮。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民族苦难的历史”孕育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骄傲、民族的“风流人物”,它是今天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基础和前提。从这一角度说,将“民族苦难的历史” 从历史教科书中抹除,有违历史本源,有违历史常识,更有违史学家治史的原则使命和职业良知。白教授如此鼓吹“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使学生适应全球化”,使我们担心:丢根弃源的“跟上”、“适应”,即便能有经济的“振兴”,却不可能有民族精神的“振兴”,能有经济的“崛起”,却不能有涵养、文化、品德、气节的“崛起”,最终也必定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乏力,进而垮掉整个民族的脊梁。

  难于想象,历史书只讲“经济、技术、社会风俗和全球化”,就能给孩子带来“

和谐社会”的认知和实践。更难于想象,这种基于“推进更稳定、较少暴力” 的新历史观,能为国家培养出“服务于当前经济和政治目标”——经济增长、创新、外贸、政治稳定、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和谐社会的适用人材。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看,只满足于适应高科技的发展需求显然是不全面的,人首先应当是精神的主宰者。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中国人的精神上不应该缺少“根”的意识。古人云:知耻而后勇,遇难而奋进。不了解民族历史、尤其不了解“民族苦难的历史”,不珍惜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无历史使命感的人——不管他是学生、学者,还是白教授所说的“高级人材”,都只能算是残缺不全的人。他们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往往只有彷徨、只有患得患失。在当今时代的转折关头,他们难于摆脱 “物欲横流”的折磨,难于摆脱“诚信缺失、投机取巧”的诱惑,难有《礼记》倡导“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胸怀,难有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的抱负。如此“苍白”的、苟私利的人,甚至数典忘祖的人(历史上也不乏此类人),能托以重任,能寄以大望吗?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历史对国人的忠告。忠于历史是历史教科书的根本,按历史的本来面目讲历史是史学教师的本分。然而,一部历史教科书的篡改版,一部“和谐史”的不和谐问世,却要将孩子引向历史的迷茫:不知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我想,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今天,是一定会再次发出“救救孩子!” 的呐喊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