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形式主义真的可以完胜么?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10:34 南方都市报

  本周重案

  《夜宴》

  品质鉴定:★★★☆

  有一版《夜宴》的预告片里有这样一句宣传语:欲望可以毁灭一切,也可以创造一切。

  而冯小刚和他背后的资本之手,也在跻身艺术殿堂、进军国际的欲望下,打造出了《夜宴》。于是它形式精美,更充满舞台剧式的“艺术感”;然而,它真的可以只用艺术感就胜利么?

  欲望也许没有毁灭《夜宴》,但起码,伤害了这部电影。

  本报影评人虞晓毅

  中国式大片不能承受之重

  叶航(杭州)

  《夜宴》无疑是内地商业片/贺岁片票房大导演冯小刚作品序列里比较特殊的一部作品。“特殊”一方面源自电影风格的转变,冯小刚这一次舍弃了赖以成名的社会小人物式的喜剧路线,转而玩起了大历史、大人物题材;同时,定位也不再是讽刺喜剧,而是一部正剧或者说是悲剧。这个不同,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电影的诉求变了,它不单要承载起内地票房的追求,还要打入美国市场,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管是放弃了往常的贺岁档期,还是复制之前内地大片的点映策略,其实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夜宴》的某些特质。应当说,作为一部大投资影片,《夜宴》做到了给观众呈现一次视听“盛宴”的目的:谭盾的音乐、叶锦添的美术和服装、张黎的摄影,再加上章子怡、葛优、周讯、吴彦祖等大牌明星,这些在各自领域的顶级人物,为影片奉献了诸多“看点”。特别是开篇十余分钟“九人团”密林刺杀太子的一场戏,动作设计新颖、音乐烘托得力,风格清冽,张力十足。

  然而,冯小刚在《夜宴》里的最大一个败招就是“叙事”,剧情复杂、拖沓,人物性格苍白、表面。影片的故事借鉴了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讲述多段乱伦之情,刻画多种情感背后的权谋、争斗、欲望和人性。搬来西方名著的原型人物,配之以骇人听闻的宫闱故事,然后试图诠释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性主题。没错,这些都是为奥斯卡的评委设计、准备的。然而,冯小刚导演之前的作品,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天下无贼》中,那种扎根于中国当代社会种种问题的颇具现实力度的情节,却统统消遁。这样一个脱离现实、空中楼阁般的故事,要想打动台下的观众,那是难之又难。

  其实,如果能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塑造好,那也不失为一部“可看”的电影。遗憾的是,那些身份地位与平常老百姓相去甚远的角色,在“人的普遍特性”上,同样“不真实”。这些人似乎都不食人间烟火,“爱”得毫无根由,“恨”也无从谈起。他们更像是一张张带有主创刻意烙印的人物脸谱——没有个性,也没有血肉。冯小刚在影片里大量使用面具,估计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视觉冲击,另一方面是为了帮衬主题,让它作为“人的内心”的一种外在物化。但是,这些面具倒更像是在暗暗地告诉观众,这些角色本来就是缺乏“人气、人味”的符号。

  在冯小刚之前的影片里,调侃味十足的台词,是打动观众笑神经的一大利器。这些台词在影片公映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成为一种流行语。在《夜宴》里,这种武器被搁置、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夹杂着文言文、朦胧诗风格的对白。这样不伦不类的语言,不要说突显人物性格,连完成叙事都有点勉为其难——它最大的“贡献”是维持了冯式电影一贯的“笑果”。

  冯小刚,从一个以“叙事”见长的导演,到如今扬短避长、舍叙事而重视听,并非是他个人修为的一种倒退;它更多地体现了导演在追求变化、满足更大市场过程中的一种力不从心和无奈。也许,从《十面埋伏》、《无极》到《夜宴》,他们正在走的是一条内地商业大片的必经之路,虽然在这条路上,势必有着太多不能承受之重。

  论风格

  有人性,却没有人

  表江(北京)

  我看《夜宴》时最大的感受是,这根本不像是一部冯小刚作品,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将这部电影安上张艺谋或是陈凯歌的名字往北美一卖,谁能分辨得出这是冯小刚拍的呢?古装武打宫廷戏,正是目前“中国式大片”的完全模式。惟一值得庆贺的是,冯小刚还未“沦落”或曰“膨胀”到完全不说人话的地步,也因此《夜宴》在整体上是正常叙事的,一个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还是差不多地给你讲下来了,其间再穿插了若干爱情、阴谋、武打等等元素,看着是琳琅满目的。可以说《夜宴》在该做到的硬件上做得是到位的,包括演员的表演、时代氛围的重现和服装美工等,都是精细而隆重的。动作场面虽谈不上突破,但也过得去,尤其第一场竹林的杀戮,在视觉设计上是有新意的。这在多少经典的竹林戏之后,还是难得的。

  但奇怪的是,《夜宴》还是一点也不好看。如果说仅仅这些硬件元素达到指标,冯小刚就认为自己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只是感到非常纳闷,为什么中国导演一旦上升到宏大叙事,他就成了“妄想狂”,一心想着我都给你整出这“欲望”、这“背叛”、这“挣扎”了,你还能不被震撼?所有的人物设定都充满了悲剧色彩,这太子无鸾是一个多么可悲的角色啊,心爱的女人被父亲娶了,叔叔又篡夺了父亲的皇位;这婉后是个多么歹毒的女人啊,和一个自己看不起的男人交易,又爱着一个捧不起的阿斗式人物;这青女是个多么单纯的女孩啊,在全世界都抛弃太子的时候,她不会,“爱情不会”……但是,这些人物有意义吗?他们一个都“Touch”不到观众,没有一个是有生命的。他们死与活,一点激不起人们内心震荡。所谓悲剧喜剧,你必须得先让观众接受你的人物,与你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然后观众才会为他哭为他笑。可是现在的“中国式大片”不知道是陷入了一个怎样的怪异“诅咒”:都上升到“人性”的境界了,就是和“人”没关。或许有人要说,这是从莎剧里搬过来的故事和人物啊,怎么会有错?对啊,莎剧不会有错,《哈姆雷特》拍了那么多版,多少年了还一样经典。那么就请你想一想,究竟哪里出了错?

  冯小刚过去的作品不是这样的,即使不完美,也是有人物的。这甚至和他是否转变路线还不是有完全的关系,他尝试转变的《天下无贼》半悲半喜,至少还是有十分质感的人物存在,连王宝强那样的配角都栩栩如生。都说拍了那么多喜剧的冯小刚其实骨子里是个悲情的人,对于他尝试转变、尝试拍悲剧我觉得都是好的,甚至是非常期待的。一个东西做熟了谁都想变一变,谁都想升华升华,但别一升华就成了空中楼阁啊。我个人觉得冯小刚在拍《夜宴》时还是在核心情感上感到了茫然,这和他以往的故事、视角完全不一样,他保持了一个职业导演的水准,将故事完整地拍了出来,但是这个故事究竟说得好不好,情感动不动人,他也许真的失去了判断方向。

  《夜宴》之后,不知道冯小刚会选择重回喜剧还是如何,据说新片《集结号》是部战争片,但愿《夜宴》只是他暂时失去了方向。

  评对白

  台词对观众要求太高

  关雅荻(北京)

  就影片《夜宴》对白的风格化,引发了一个令人尴尬不解的问题——一方面,因为试映,很多媒体、业内人指出影片台词“古文”和“现代文”混淆产生“喜剧”效果;一方面,导演、编剧又指出实际上很多我们以为是“现代文”的台词实际上古文中早已使用,并反过来提醒质疑者汉语修养不够。

  或许很多质疑台词可笑的人的确如导演、编剧所言——汉语修养不够,但问题是这部影片是要给最广大的电影观众来看的,影片台词应以贝广大观众接受为基础,如果媒体、影评人的修养不够,导演、编剧又怎么敢指望千万买票入场的普通观众呢?也许在这个问题上,导演、编剧过于考虑影片语言风格的完整性,忽略了更广泛观众的感受力。

  换个角度来看,即使广大观众修养足够,这种古文风格的对白是否适合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这仍然值得商榷。类似的例子很容易想到的一个是:《大明宫词》,剧中使用了类似风格的、莎士比亚戏剧式绵绵不断的大段台词。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电视剧因其几十集的篇幅,有足够时间培养观众对风格化对白的接受力,而对《夜宴》这部2个多小时(在电影中已经算长的了!)的电影来说,对观众的要求似乎太高了一点。

  谈宣传

  一个定位上的错误

  关雅荻(北京)

  《夜宴》从后期宣传到至今影片公映,从媒体到影片主创却都在用莎翁的《哈姆雷特》来作为影片的注脚,我在看完《夜宴》之后,实在无法理解这种定位。

  “中国的《哈姆雷特》”这种说辞本应该是完全针对拓展海外市场、刺激海外片商眼球的商业宣传口号——外国观众怎么会马上理解中国古代五代十国背景下,一系列宫廷政变背后发生的、掺杂着人性黑暗面的爱情故事呢?

  “中国的《哈姆雷特》”显然是一个在两分钟之内打动海外片商的营销口号而已,但如果这样的口号放到国内推广上来用,则有些让人莫名奇妙。因为《夜宴》怎么看都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我只能说,作为一部表现中国文化的优秀国产电影,如此简单机械的宣传定位又一次拉远了观众和影片的距离。难不成冯小刚真指望国内观众是进影院看一部西方经典悲剧的本土改编版?这显然是一个宣传上的错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