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商业片进入浮夸时代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01:59 京华时报

  

中国商业片进入浮夸时代

  

中国商业片进入浮夸时代

  小刚《夜宴》追随艺谋凯歌

  《夜宴》拍竣,标志着中国最具票房影响力的三位导演,悉数完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古装大片。这也标志着,所谓的中国商业电影已进入一个荒谬、疯狂的浮夸时代。曾经发出过独特声音的著名导演们前赴后继地要充当古装豪门,然而,他们停下了追求真理的脚步,没有了忠于自身的勇气,在追逐着自己的大片梦想中迷失。不管他们承不承认,美已经离他们渐渐远去。

  创作者的灵魂质量,决定了作品的精神品质。创作者精神的走失必然带来想像力的匮乏。《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我们看到中国古装大片可呈现的东西实在太少,除了在竹林中飘忽不定的武林高手,就是在鲜花中的裸体洗浴。我们的古装大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又是如此干瘪,从创世纪,大一统到冯小刚的这次欲望之旅,创作者根本就不懂自己的主题和人物,所以才会让这些主题或写在人物脸上,好像一面旗帜,或假借人物之口说出来,好像口号,让观众不笑都不行。人物始终被孤悬在故事的上空,而不是脚踏实地。

  《夜宴》力图要改变故事的薄弱,用莎翁经典故事框架来撑起场面,却始终没有得到莎翁故事人物的精髓。观众进入到叙事空间后,才发现里面的内容很小气,生硬地把几个人物与《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对应起来,在中西结合的情境中,拼命地制造出一种抓狂的氛围:无论如何挣扎,都无路可退。我们看不到从文本自身出发的美的力量,加之文白杂糅的“莎士比亚”式的台词,想不发笑也难。视角的狭窄导致了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价值驳杂相陈,使整个故事虚假而又荒诞。于是观众骇然:一向擅长讲故事的冯导怎么了?

  其实,有的大师一生只拍摄一部电影。换句话说,就是在不断深化一个主题。面对喧嚣纷扰的现实话语环境,我们的商业电影制作者却没有这样的勇气。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夜宴》讲的是欲望,欲望既可以创造一切,又可以毁灭一切。冯小刚拍摄这样一部电影从某种角度讲也许是一种宿命:他其实也是在达成他的一个欲望。我们今天的商业电影,当然需要能够驾驭大片的导演,但是更需要有恪守自身,懂得内心法则的导演,用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去窥探世间万物。(淡萏)

  冯导革命观众叹息

  《夜宴》媒体场遭遇笑场,加之随后的批评,让冯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上座率在五成左右,票房不文不火。《夜宴》最响的不是它的名字,也不是它的故事,而是它的导演。术业有专攻,贺岁片才是冯小刚的强项,但是此次冯导夜宴天下,改练“中国武侠巨制”,机智幽默和草根立场丧失殆尽,让观众不禁一声叹息。

  《夜宴》大手笔,不让人激动都难。昨天凌晨,我被噩梦惊醒,努力回忆了一下,李成儒在梦里是这么和我念叨的:选最好的演员,雇最强的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拍就得拍最棒的电影。全部实景拍摄,随便一个布景最小也得几百平方米,吊上威亚、超女献声、裸替胸替,能请的全请来。电影片头字幕得上英文,而且英文字母还得比方块字大,再请一老外,地道的好莱坞式的旁白介绍,倍儿有面子。您说这样的电影,怎么着也得拿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吧?提名?人家就是奔着柯达剧院的红地毯去的。你要拿一金熊奖,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从《没完没了》开始,到《天下无贼》,冯导的贺岁片一路所向披靡。极具生活幽默的台词和生动剧情,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正是这种贴近老百姓生活、质朴简单的风格深深地吸引着观众。冯导用《夜宴》进行了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题材上,抛弃贺岁片一贯的平民路线,选取《哈姆雷特》式的严肃题材;演员上,留用黄金搭档葛优,舍其幽默,用其沉稳,背离了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令人惊讶。

  最近几年的“中国武侠巨制”,只有《卧虎藏龙》一部既好看又卖座,冯导没能和李安排成一队,而是站进了毁誉参半的张艺谋和陈凯歌的队伍,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本意?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不知道冯导能否在今后的一两个月里自信地表示:“OK、OK、OK。”(天贵)

  不要问飞刀从哪里来

  世界上诸多电影大国都翻拍和改编过莎翁名著《哈姆雷特》,如何把它搬上中国内地银幕是个难题。还好,现在我们的编导找到了“悲剧喜拍”这一法宝。不要管剧情,不要理台词,不要问为何结果是死光光,不要问飞刀从哪里来,只要憋着别笑场,就能深刻体会到婉后的那段关于熊熊燃烧欲望的临终遗言,是多么的悲哀,这笑中有泪的境界,才是编导者要表达的苦心。

  当葛优手拿着一根马球杆,穿过宫廷,挑开帐子,对章子怡说:“好久没打马球。”我才发现,这部中国后现代版本的《哈姆雷特》,原来有着标准的喜剧内核。很多人说《夜宴》的剧情和台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看来都不要紧。冯小刚根本没打算要按照现实主义的路子来讲这个故事,他的调调就是“好久没打马球了”式的。在虚幻的国度里,虚幻的人物朗诵着“穿越死亡之谷”式的内心独白。这说明什么?难道编导不觉得肉麻?这只能是编导的欲擒故纵。(望青)

  不喜欢主角的名字

  我不是什么汉语言文字专家,可是看着《夜宴》主要人物的名字觉得很难受。

  “殷隼”谐音“阴损”,没有人会给孩子起这样的名字。也许,五代十国时期,这样的发音包含美好的含意?“厉帝”,众所周知,谥号是加给死者的,既然葛优扮演的那个角色始终活着,那么称“帝”或者“王”都是可以被考虑的。此外,“厉帝”比起商纣要温和,甚至仁慈许多,他老人家最后视死如归,在夜宴上自绝,对犯错误的青女鞭挞,对裴洪杖毙,没用什么酷刑,如此“仁君”,“厉”从何来呢?“婉后”,要么叫皇后,要么叫封号,既然是虚构的故事,选前者不就得了,或者干脆叫“后”。这个“殷太常”究竟是人名还是官职,观众无从知晓。如果观众只抱着“名字不过是代号”的宽容心态,或者根本不考虑之的心态,倒也好交待。可是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殷太常”和“无鸾”这两个名字让他大倒胃口,因为发音很难听,容易产生不好的联想。谁知道怎么回事,不妨告诉我。

  最后,我想问的是,“羽林卫”是御林军的精锐部队吗?那9个自杀的羽林卫是精锐之精锐吗?还是说,羽林卫的建制只有9个人?(王星)

  台词三宗罪

  《夜宴》的台词有三宗罪。第一宗,文白杂糅。人物一会儿说白话,一会儿说有“古意”的话,让观众感觉跳跃。有的时候,人物的一句话里也是文白杂糅,不伦不类。第二宗,自我消解。杜甫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您非改成“一舞剑器动四方,表演确是我所长”。拿打油诗嫁接诗圣的作品,观众能不笑乎?拍正剧乎,何来如此搞笑之元素乎?不知道这是导演的意见,还是编剧的意见,反正够低级的。第三宗,选择葛优。据说外国观众看《夜宴》不笑,没错,他们大都不认识中国喜剧明星葛优。葛优演得很卖力、很到位,当他饰演的厉帝得知自己被毒杀的真相时,双目圆睁,面部肌肉颤抖,肢体语言也非常好。可是那些怪怪的台词从他嘴里说出来,总叫人有种怪怪的感觉。每位观众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他不是厉帝,他可能是《我爱我家》骗吃骗喝的计春生;可能是《大腕》里的摄影师;可能是《编辑部的故事》里热爱葛玲的那位。观众惟独不能把他想像成帝王,这不赖葛优,其实换了谁也很难演,因为表演的空间实在太小了。(杨林)

  新片调查

  ■您觉得《夜宴》哪句台词最搞笑?(706票)

  你贵为皇后,母仪天下,睡觉的时候还蹬被子。56.94%

  先帝如果愿意,也能雄姿勃发。可是他不愿意。16.15%

  如果(我)是火呢?朕就咽到肚子里。那你现在就(把我)咽了吧。15.01%

  飞龙在天。还是龙凤呈祥吧。11.90%

  ■您认为谁在《夜宴》中的表现最出彩?(1024票)

  葛优18.65%

  黄晓明31.74%

  章子怡19.14%

  周迅17.09%

  吴彦祖7.91%

  马精武1.17%

  其他4.30%

  ■对于冯小刚导演的《夜宴》,您的看法是?(1001票)

  非常好看31.67%

  好看20.68%

  一般28.87%

  不好看8.09%

  非常难看10.69%

  ■您最喜欢冯小刚的哪部作品?(1052票)

  《天下无贼》20.06%

  《手机》7.70%

  《大腕》7.22%

  《一声叹息》2.38%

  《没完没了》2.85%

  《不见不散》6.94%

  《甲方乙方》15.68%

  《夜宴》28.52%

  都不喜欢8.6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