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三驾马车"创作十年座谈会昨举行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9:03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侯艳宁

  提起文坛“三驾马车”,喜爱文学的读者都知道他们是我省的何申、谈歌、关仁山三位作家。今年,“三驾马车”这个名字的诞生已有十年,河北省作家协会昨天举行了“‘三驾马车’创作十年座谈会”。

  “三驾马车”来头猛

  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介绍了“三驾马车”这个名字的由来,十年前,何申发表了中篇小说《年前年后》、《乡镇干部》,谈歌发表了中篇小说《大厂》和《大厂续篇》,关仁山发表了中篇小说《九月还乡》、《大雪无乡》等作品,这些作品深切关注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生活,真实描写和反映了乡村、企业和县乡干部队伍的生存现状和情感世界,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和评论界的关注。1996年夏天,《小说选刊》杂志社、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何申、谈歌、关仁山小说创作座谈会”,与会评论家着眼于三位作家共同的创作追求,把他们概括为河北文坛的“三驾马车”。他们与国内其他具有相同或相近追求的作品,给当时的文坛带来“现实主义冲击波”。

  并驾齐驱道路宽

  十年走过,“三驾马车”的创作脚步越踏越宽,昨天到会的省内外作家、评论家深入分析了三个人的文学成就,并探讨了“三驾马车”现象的根源。天津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称“三驾马车”的名字是民间的、有

幽默感的,它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抹亮色,“三驾马车”跑得很顺畅,与河北文坛环境分不开:“当今时代是一个喜欢结盟的时代,同时又是分崩离析的时代,‘三驾马车’能有今天的成就并不奇怪,说明他们彼此有很好的智慧。他们三个分别在承德、保定、唐山,是个很紧密很得体的三角,当今文坛上能处成这种关系很难得。河北作协给作家创造的环境是让全国其大地方的作家非常羡慕的”。

  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与“三驾马车”交往深厚,谈起这十年,他的语气很沉重:“‘三驾马车’是在各种声音中间去探寻、追问、揣度、苦于思索,然后走自己的路,他们这十年太不容易。他们用文学的审美审视现实题材,我们的文学本来就是人民的,他们这十年自始至终不离开现实,不离开老百姓,不离开最贫穷最受关注的阶层。”翟泰丰反驳了有评论界称“三驾马车”不是文学的论点,对他们紧扣现实的坚守表示赞赏,并把这种创作称为对老现实主义继承和发展的“新现实主义”。

  本次座谈会希望为“三驾马车”加加油,让他们在宽广的道路上跑得更快更稳。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晓林对“三驾马车”提出了“三个始终”:一、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创作的重心;二、始终坚持社会责任;三、始终坚持文学创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