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观众需要在大片中找到温暖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4:42 南方周末

  □王斌(《英雄》、《十面埋伏》编剧之一)

  《英雄》是张艺谋有意识地把故事的坚实度相对降低,而形式表现相对提高,原因是个人想寻找电影形式突破——为什么一定要走好莱坞大片模式,就是那种娓娓道来,线性叙事,符合普通观众理解习惯的方式?

  《英雄》在叙事结构上借鉴《罗生门》,其实是把艺术片的骨子套上商业大片的包装,这是很危险的,但事实证明票房是成功的。

  《十面埋伏》在某些单个元素比如牡丹坊的舞蹈、打斗、追杀,会成为影像上的经典,叙事上确实有缺陷。

  到“黄金甲”,是在叙事和形式上寻找新的平衡,因为前两部电影,观众主要是对故事上不满意。前两部是没有原著,白手起家,凭空建造大厦;这部有坚实的基础,经典名著《雷雨》,故事首先就有了。在台词上张艺谋下了很大工夫,人物上力求简洁,情节上尽量紧凑———绝大多数观众不是想到电影院去动脑子,别让他费劲思考。影像上不炫技,不玩电影语言,按照观众最能接受的路子来。

  《无极》,我个人认为凯歌是没想清楚,光有一个好的形而上。凯歌的电影一直有一个问题,他是一个理性的形而上。要知道文学创作要表达的形而上和理论上的是两种形而上;理性上的,是靠理论逻辑推演出来的形而上;创作中的,是通过感性的表达完成。而凯歌选了前者,而这不是感性能够达到的,是不适合在创作中来完成的一种方式。

  《夜宴》我个人真是挺喜欢,让我没有想到。冯过去的电影在我看来基本上是电视剧的方法,零碎桥段的组合、拍摄方法……《夜宴》呈现出极度张扬和相对娴熟的电影语言表达,我很惊讶。无论是光、色、场面调度包括人物心理内容通过电影语言来表达,这都是我过去在他的电影里没有见过的。

  当然也有它的问题:恰恰来自于他的野心和自我陶醉。一是台词,编剧的语言感觉非常好,可是问题是他自我陶醉了,汪洋自恣,收不住,像李白喝了酒就醉了,开始胡抡……那些所谓笑场的地方,我没有笑,但我知道出了些问题。二是叙事,坦率说几个人物没弄清楚,比如为了章的个人表演,在片尾安排了大段关于欲望的独白,这与之前的行为逻辑是完全矛盾的。最致命的就是王的自杀,那么狼心狗肺的一个人,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这部电影不是悲剧: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这部电影结局,毁灭的不是有价值的东西,影片就没有建立起价值来。但我承认这个电影是忧郁的,这个忧郁让我很舒服。

  中国式大片集体远离现实,原因不复杂:一是国外商业片市场不需要中国当代生活题材,人家根本就不关心,我们今天的城市生活是没有个性的,或者说是在模仿人家,所以人家没必要看你的城市生活。二是西方渴望了解中国,首先是对中国的古老历史感兴趣。三是只有在历史片中才能展示宏大场面,进行宏大叙事,表现灿烂的人性、黑暗的人性。

  西方高票房影片都是大片,类型有黑帮、警匪、科幻或神话、历史,中国大片恐怕还是要照历史片的路子走下去。首先只有古老中国独属我们,其次是现实中存在的题材限制,他们的另几种类型我们拍不了。但先让人记住中国大片的符号至关重要———商业电影本身就是投其所好,这一步是必须的,商业电影始终是根据市场预期来确定投资规模;此外只有更多人对中国真正产生了兴趣,才会有余地来关注中国的当代题材。

  中国大片到现在,在情感导向上尚无所作为。普通观众需要在中国式大片中看到温暖的东西,现在我们还没做到。仁义礼智信,是大片最应该有的东西,而在历史故事里,这些俯拾皆是。

  (本报记者李宏宇采访整理)

  P1183544

  

观众需要在大片中找到温暖

  《英雄》美国海报,以“昆汀·塔伦蒂诺推荐李连杰的《英雄》”为卖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