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诗书双艺展昨开 幕洛夫:找回失落的意象之美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01:1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侯艳宁

  昨天上午,河北文学馆内迎来了著名诗人洛夫。"洛夫诗书双艺展"将从10月16日至10月27日,免费对社会展出,共展出书画精品共60幅。昨天上午河北文学界、书法界知名人士与洛夫一起进行了剪彩仪式。成名于台湾,年近8旬的洛夫虽白发苍苍,但神采奕奕,中式的衣装透着淡淡的儒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坚持称"我不是台湾诗人,我是中国诗人
"。

  从“超现实主义”到“回归传统”

  洛夫,本名莫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到台湾,1996年移居加拿大。洛夫的诗,最早以清新温婉的《灵河》在诗坛崭露头角,爱情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冲动。后来,受邓约翰的形而上诗,叶慈的象征诗,里尔克的表现人与自然交往与对话的冥想诗等现代诗的影响,洛夫致力于超现实之一表现手法的试验,诗集《石室之死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自《魔歌》之后,洛夫的整个诗观发生了蜕变,从“超现实主义”转变为“回归传统,拥抱现代”。2000年,洛夫为创作《漂木》曾封闭一年,不接电话,不出远门,2001年,3000行长诗《漂木》出版,并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谈起这场转变,洛夫向记者纠正了“回归传统”这句话,他说“回归传统”有语病,传统是不能回归的。中国古典诗歌有特殊的美学,这种美有延续性,真正的艺术是没有传统,没有过去的。“中国老祖宗留下来好多好东西,我向外国取经,最终还是要回来的,这是一种自我觉醒。”

  洛夫告诉记者,这种转变也与台湾的环境有关。上世纪80年代,台湾诗坛起了极大变化,一方面是诗人有了自觉,开始修正自己的诗观,开始对中国

传统文化和古典诗的价值予以重估。洛夫的探索方向,便是如何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人文精神融入现代诗歌形式之中,希望因此能衍生出一种新的东西———中国现代诗,或称现代化的中国诗。洛夫曾主张中国的禅宗与西方的超现实主义相结合。另外台湾本土主义的崛起,一部分台湾年轻人以台湾方言写诗,因交流有问题,影响不大。

  传统书法与现代诗不矛盾

  洛夫这次到

石家庄,带来了他的诗歌和书法两种艺术,他的书法不仅长于魏碑汉隶,尤精于行草,书风灵动萧散、境界高远、气韵生动。他的诗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有超现实手法的技巧。一面是传统书法,一面是现代诗歌,两者是如何结合?洛夫说:“就在我重新发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而开始修正自己的美学观念时,我突然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在家乡也临过帖,但去了台湾后,几十年未拿毛笔,自从有一次参观台北历史博物馆的‘历代书法名家展’之后,我才开始决心拜师学习书法,那时我55岁。在这次书法展中,我第一次被颜真卿、孙过庭、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之章、董其昌、文征明这些大家的书法作品迷住了,千百年来远古的时间就在他们的造型美中停止了,这时我才知道什么叫做艺术的永恒。”

  洛夫介绍他学习书法的前十年说是学习探索阶段,凡魏晋以下的名碑名帖,大都用心临摹过,到后十年才去思考,如何在书法形式表现上有自我的面貌和风格,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就是以自己的诗歌作为书写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如何写出自己的风格是很费功夫的事,否则永远临摹别人只能当第二。

  谈“赵丽华事件”:诗人追求的不是流行而是永恒

  虽身在异国,洛夫一直关注着大陆与台湾诗歌界的动态,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赵丽华事件”他有所耳闻。对待这场争论,洛夫谨慎地表示,诗本身是一种创作,拿中国诗歌最高峰时期的唐朝来说,那些流传下来的诗都是有诗的趣味的。“很多人拿着口语化写作的诗问我,这是诗吗?我说真正的诗不是这样子的,诗人追求的不是流行而是永恒的东西。中国当代诗人用口语写作除了表现当代时代性以外,还要加强艺术性,应向中国古典诗歌去学习,要找回来已经失落了很久的意象之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