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百家讲坛》主讲毛佩琦在宁称 我不想为明史翻案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08:51 扬子晚报

  昨天下午,《百家讲坛》主讲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携新书《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来南京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一身黑衣的毛佩琦非常健谈,记忆力超人的他还现场背诵了自己为“草根”当年明月(笔名)新作《明朝那些事儿》写的序言。谈起自己的明史研究,毛佩琦说:“我既不是给明史翻案也不是为明史讨说法,因为没有人曾给明史定过案!我只是实事求是地把研究的成果告诉大众。”

  文艺作品造成明史误读

  “老百姓为什么会认为明代是个黑暗、昏庸的时代呢?因为我们有很多文艺作品给他们带来了这些误解!”一落座,毛佩琦就对于明史的误读开始了谈话。毛佩琦认为吴晗的《朱元璋传》把朱元璋定义为一个残暴的君主,丁易的《明代特务政治》又把明代的宦官干政大为宣传,而很多影视作品中提到明朝动辄锦衣卫、东西厂、魏忠贤,把明朝描述得一片黑暗。“其实这些都是天启年间的事情,总共不过7年,怎么能代表长达277年的明代历史呢?”毛佩琦不无感慨地说。对于不久前播出的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毛佩琦直言太低俗:“政治斗争都到床上来了,把严肃的问题简单化,不符合历史事实。”对于同样从《百家讲坛》走向大众的易中天,毛佩琦笑称二人风格不一样,“易中天的那个不是历史,是文学,用夸张的手法讲历史之外的东西。”毛佩琦说自己只讲历史本身,即使影响收视率也要坚持学术的严肃性。

  南京城是研究明史的证据

  明朝从南京开始,也在南京结束,南京的明孝陵、古城墙以及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乃至南京的地方语言中都留下了明代的印记,所以毛佩琦教授认为南京城是研究明史的一个重要证据。他自己就曾多次来到南京实地考察,仅明孝陵就去了五六次。他说:“明孝陵是南京的,可是连南京人可能都没有注意过,在明孝陵前的石碑上有康熙题的四个大字‘治隆唐宋’,也就是说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比唐、宋还好。了解明史要先从这四个字入手。”毛佩琦说,不仅康熙高度评价朱元璋,甚至孙中山也汲取了朱元璋的一些理念,“‘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本来是朱元璋说的,后来孙中山也继承了这一思想。”

  李芳童立/文童立/摄

  

《百家讲坛》主讲毛佩琦在宁称我不想为明史翻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