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论:扶持教育不能依赖“发配制度”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10:11 国际在线

  作者:王晓渔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中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在高考招生制度上研究型大学还要增加面试,并且获得更多自主权,允许按学科或学院自主考试和招生(10月25日《新京报》)。

  这只是一些意向,教育部对此还没有官方表态,所以目前还不太清楚它什么时候能够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但在教育制度颇受批评的今天,这则新闻依然是一个利好信号,说明教育制度不得不改不仅成为共识,还有望落实为行动。

  可是谈松华先生同时透露,这种免费制度旨在吸引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未来从事教育工作,为未来的骨干教师培养储备资源。虽然我支持这种免费制度,但对它的用意和目的均表示怀疑。吸引优秀的贫困大学生从事教育工作,这与上海等地吸引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到郊区任教有异曲同工之处。近年来,上海等地提高户籍门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偏远学校任教,在户籍审批上会有种种便利。从表面上看,这个措施似乎非常有效,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了郊区学校的教师质量。但它无法摆脱地域歧视的嫌疑,上海生源毕业生即使并不出色也可以在市区谋得教职,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即使相当优秀也会出于无奈去郊区任教。

  如果说户籍这种刚性制度还可以将一些外地生源学生驱逐到城市的郊区,“贫困”这种较为柔性的标准则很难对大学生具有约束效果。谈松华先生透露,准备接受免费生政策的学生要与学校签订有关协议,协议将对这些国家培养对象的未来就业进行约束,尽可能保证这些学生未来能留在教育岗位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有条件扶贫”,但它对大学生的约束性有多强,却值得怀疑。约束可能会使用经济手段,比如违约金之类。可是“贫困”不是永恒的,当贫困大学生不再贫困之后,更有可能付出各种代价解除协议。就像很多外地生源毕业生一旦获得城市户籍,宁可赔付高额违约金,也会选择跳槽。只要他们按照协议支付了违约金,就很难用“忘恩负义”之类的道德辞令来指责。通过免费制度吸引贫困大学生从事教育,这是一种变相的“发配制度”,贫困成了大学生的“原罪”。我们很难想象,中小学教育的精英阶层主要从贫困大学生里选拔,教师不是出于热爱而是不得不从事教育工作。如果他们消极怠工,校方是继续把他们留在学校,还是让其自谋生路呢?这都是两难选择。

  需要反思的是,不贫困并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难道真得对教育工作不感兴趣吗?据我所知,知识界的很多朋友都非常关注中小学教育,并且有兴趣为此做点事情。之所以止步不前,不仅是经济因素,更重要的还是无法接受中小学围绕高考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有一些名校毕业生主动到中小学,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迅速被边缘化,被指责为不合时宜,不适应高考。所以,为未来的骨干教师培养储备资源,重要的恐怕不是免费制度,而是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改革。从这一点来说,从师范院校和研究型大学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教育问题,倒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如果考取名校的规则发生变化,应试教育就会失效,中小学教育自然会发生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发生变化也自然会带动师范院校的改革。这种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变革,无疑要胜过“发配制度”。(作者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来源:南方报业集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