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以人为魂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10:15 南方都市报

  文学社团

  郭静(研究生)

  细阅新近出版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系列丛书,纯白与点墨渲染的装帧古朴典雅,其内容浓郁的历史感与新颖的研究角度更是发人深省。该丛书隶属教育部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由南京大学现代研究中心策划,由陈思和、丁帆教授主持编写,它突破以往文学社团研究的零星和局部性,整体、系统地对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社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资料搜集与梳理。

  栾梅健的《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一书就系统而鲜活地理清了南社酝酿、勃兴、发展、凋零直至最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全貌,展现了一个一千余人的文人社团的兴衰史。这不是呆板枯燥的历史记录,而是一部关于“南社人”的活生生的历史:意气风发、亦儒亦侠的柳亚子,稳重厚道、气节凛然的姚石子;意气相投的酒会雅集,文人习气的矛盾纠葛……在这里,文人的侠客梦与时代革命精神完美结合,社团的历史与社员的命运相互牵连。而庄森的《飞扬跋扈为谁雄——作为文学社团的新青年社研究》则在研究《新青年》的总体框架下,以胡适、陈独秀为核心的新青年社团的发生和流变的过程为焦点,建构起“史”的整体构架和宏观意识,把新青年社置于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的整体格局中,尽显恢宏的历史气魄。

  该丛书以“社团—人”为社团史主线、重视人事变迁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更是一大特色。陈思和教授在总序中说道:“以往的研究往往将社团与流派混为一谈……。两者混在一起研究,结果往往是流派因素压倒社团因素,理论概括压倒作家活动。这次我们组织人力撰写社团史书系,重点在人事。……强调社团是如何形成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处的,社团与社团之间的冲突又是如何形成的,人物的形态、言论、个性都作为我们描述的对象,把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到现代文学最原初的起点:个人的文学活动。”基于这个宗旨,丛书从具体的“人”的个性特征、文学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发展入手,进一步逼近了文学活动发生时原生态的一面。人与人事,由此成为社团研究的焦点。

  石曙萍的《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一书,从研究会的发起人名单、组织结构和宣言、章程去解读社团,并把研究视野进一步拉长,伸入到社团产生之前的人事变迁的历史场景中去,逼近了当初的原貌。金理的《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一书,采取社团与人事互为参证的方式,探讨了一个文人群体与当时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之间的隐秘关系。咸立强的《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一书把目光投注在具体而丰富的文学社团内部活动,关注特殊个体和变动性的社团发展状态,体现了原生态的社团发展变化中,其多向发展的契机、可能性,以及兼容并包的运作特性。该书将所有应该被纳入的成员皆视为本社团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社团活动描摹创造社会发展的“人文地图”,很好地体现了社团“以人为魂”的研究方法。

  这些社团个案的研究,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发展,在动态的研究中尽显中青年学者严谨细致的学术态度与灵气飞扬的整体实力。

  图: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共七本,陈思和、丁帆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版,合计:179.00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