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小丁子村―――中俄混血民族村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12:57 黑龙江日报

  孙莉

  从哈尔滨出发,一直向北行。

  或者坐火车,或者坐汽车,就到了黑龙江最北边的黑河市。

  再顺着黑龙江绵延着往下游走,或者坐汽车,或者坐船,就来到了逊克县。

  逊克县,不仅仅是因为当年上海知青金训华的牺牲所在地而闻名于全国,还因为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民族。

  逊克县有一个中俄混血人口最多的小村庄———小丁子村。

  这是一个坐落在黑龙江流域的一个独特的小村庄。苗忠林,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个独特的村民。虽然他的名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名字。

  苗忠林是中俄混血第一代的混血儿,今年75岁了。他的父亲是山东平度人,当年不知道是闯关东移民来到黑龙江边还是因为地下工作的需要,来到了天寒地冻的黑龙江的小丁子村。苗忠林不太知道这段父辈的历史,只有县志上记载着,他的父亲是逊克县的第一批地下共产党员。小丁子村是抗日时期逊克县第一个建立秘密共产党组织的村。

  那时,苗忠林的父亲经常往返对岸开展工作。后来,他就和对岸的一个俄罗斯姑娘苗沃丽嘎结婚。一年后,俄罗斯姑娘苗沃丽嘎抱着1岁的苗忠林过江,来到了他的家乡小丁子村。

  苗忠林的父母一共生养了他们6个兄弟姐妹。

  苗忠林在20岁时也曾经到对岸做过生意,开照相馆。后来,回国参军,抗美援朝时过了鸭绿江。他从部队复员,又回到了小丁子村。

  苗忠林的老伴闫素华也是一个中俄混血儿。闫素华的父亲闫凤池是山东招远人,也是小丁子村的地下党员;母亲是俄罗斯人,身世和苗忠林很相似,也是在1岁时被俄罗斯母亲抱到黑龙江对岸。

  苗忠林和老伴闫素华一共生养了8个儿女(7个女儿1个儿子)。如今,孩子们都大了,有4个女儿都像小燕子似地飞出了他的老窝儿,还有4个孩子和他一样,仍然生活在小丁子村。他家的第三代混血儿———苗忠林的外孙子现在四平当兵。

  苗忠林的母亲苗沃丽嘎86岁时在小丁子村去世。这位俄罗斯母亲过江后,再也没回到过江对岸。她在江那边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都死于战乱。二战时期,俄罗斯那边死了好多好多的男人,都死在了保家卫国的战场上。

  75岁的苗忠林身体很硬朗,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十多岁。他有着第一代中俄混血儿特有的相貌。由于他整日的辛勤劳作,被风吹日晒的脸膛红红的,是白种人特有的红。他每天早上都要拿着鱼网到黑龙江打鱼。他家的房后就是江堤。鱼头给猫吃,他家的老猫生产了八只小猫咪。

  苗忠林的家属于黑龙江农村的小康之家。三间大砖瓦房,红砖围墙内宽敞的院子里,停放着小四轮子,窗下有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他们老两口和本村子的4个儿女分开过。隔着村道,也就是苗忠林家的对面,就是他儿子家。隔着儿子家围墙,透过宽大的铁门,能看到院子里停放的农用机动车。两家院子都收拾得很干净、整洁。

  小丁子村之所以叫小丁子村,是因为当年这里有一个地下党员叫丁峰水,大家都叫他小丁子。后来,小丁子就成了这个村子的村名。

  小丁子村一共有300户村民,有100多户是中俄混血民族,还有2户是没有国籍的混血户。他们不知道应该让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也就没落户口。

  小丁子村的中俄混血儿,是我们国家56个民族之外的一个特殊民族。

  黑龙江,川流不息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汉、满、回、蒙、锡伯、赫哲、达斡尔、鄂伦春等24个民族,还孕育了一个特殊中俄混血民族。他们,是我们的兄弟。

  现在,这个中俄混血儿村被民政部正式命名为边疆民族自治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