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从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会走上今天这样的专业道路,我的父亲也没有这样硬性要求我成为小提琴演奏家……”刚刚夺得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的宁峰(本报10月31日详细报道过)昨日飞阿姆斯特丹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年仅25岁的他,言语间透露的是成熟气息,他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多年来的学琴经历,是想给蓉城正在学琴的
学子一些友好建议。
宁峰十年寒窗 一举成名
我学琴的原因是父亲一直很喜爱音乐,由于父亲所处年代不可能专门去学习音乐,所以“他希望我学习音乐”。4岁时的我就拥有了小提琴。
4~6岁 儿童的音乐敏感期
“从我记事起就接触到音乐了。”宁峰说,4岁时他就拥有了第一把小提琴------父亲送他专门去学小提琴。他说,在学琴的过程中,父亲一直“陪读”到他上初中,“我学的他也学了,还要纠正我记错理解错的地方。
在儿童早期,特别是4~6岁的声音和音调敏感性发展的关键期,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能够为孩子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宁峰讲了个故事:梅纽因三岁时被父母带去欣赏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音乐会。音乐会上路易斯?帕辛格美妙绝伦的小提琴演奏是如此深深地打动了小梅纽因,以至于他向父母坚持要一把小提琴作为生日礼物,并且非要帕辛格当他的老师。他的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10岁时,梅纽因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
同龄小朋友做完作业就在院子里耍,可我做完作业还要拉琴,当时觉得自己的童年没有他们快乐!
学音乐 从小就要忍受寂寞
对于小小年纪就开始学琴,宁峰表示期间“有苦也有乐。”宁峰说,“一个院子的其他同龄小朋友,做完作业就在院子里耍,可我做完作业还要拉琴,当时好羡慕那些小伙伴啊,觉得自己的童年没有他们快乐!”17岁对很多同龄人来说,还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但是17岁的宁峰却要独身一人去英国留学,这也成了他一生中最受磨炼的时期:陌生的环境,紧张的学习,每月生活上光吃和睡人民币最少也要8000元到9000元……很小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幸好一年后争取了更多奖学金,还获得演出机会。”他说,在英国留学让他迅速成熟起来,“真正从一个娃儿变成了成人,也真正懂得了音乐。”
在宁峰看来,就像讲究营养平衡一样,在学习演奏中,也要注意平衡发展,尽量对各个时期各个类型的曲目都进行接触。“比赛也是考验综合能力的。”他说,这次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他用了3个小时的时间,对包括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类型都进行了演奏,“评委认可的也是综合能力,不可能你这个拉得好,那个拉不好就让你得奖。”
教孩子音乐,不是要培养他们一定要成为音乐家,并不是所有学琴的孩子都能成为郎朗或者李运迪。
学习动机 不能太功利
“首先要培养娃娃对音乐的热爱。”宁峰说,从他自身和了解到的另一些学音乐的人成长的经历看来,“不能让孩子在学琴或者学音乐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我就看过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一出来说的竟然是‘终于毕业了,以后再也不用弹琴了’------辛辛苦苦的结果如果是这样多可惜!”他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关键的不是强迫孩子去学,而是要引导孩子如何从音乐里感受到美,这样才能获得收效。
他特别提醒期望孩子学音乐的家长注意: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音乐的娃娃都是成千上万的,而最后能脱颖而出在大赛上拿奖,成为演奏家音乐家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家长和娃娃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不要太功利,孩子能学到什么程度,只要尽力了,只要孩子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了,享受到那份因音乐而带来的快乐了,养成了高雅的爱好了,其实也就是获得一种成功。
本报记者 宋晓松
世界顶级小提琴大师
帕格尼尼
1782年10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840年5月27日逝于法国尼斯。他是世界公认的最富有技巧和传奇色彩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约翰娜.玛茨
匈牙利人,1924年出生。1947年在日内瓦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首奖,声名鹊起50年代是其艺术生涯的顶峰,结婚后便淡出演艺圈而主要从事教育工作。
海费茨
俄裔美国小提琴家。1901年2月2日生于俄罗斯,师从伊利亚.马尔金学习。1910年进入圣彼德堡音乐学院,随莱奥波德.奥尔学习小提琴。
梅纽因
20世纪伟大的小提琴家,是20世纪“罕见的神童”,也是历史上在世界范围内享有长久声誉的独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