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临危受命(1)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9:31 南方都市报

  品三国易中天专栏

  曹操南征荆州,势如破竹;刘备败走当阳,求救江东。这就使原本计划要夺取荆州与曹操划江而治的江东集团,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和两难选择。不帮刘备,唇亡齿寒;帮助刘备,养虎遗患。面对如此难题,帮助孙权做出决策的究竟是谁?

  鲁肃从柴桑赶到当阳,说服了刘备与孙权联合,并一起来到夏口。这时,曹操已经占领了江陵,即将顺江东下。感到事态严重的诸葛亮临危受命,奔赴江东“求救于孙将军”。鲁肃和诸葛亮都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也都在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而他们的成功与否,就全看孙权如何决策了。

  孙权的决策并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他要在曹操和刘备之间做一个选择。论亲疏,孙权和曹操是姻亲——曹操的侄女嫁给了孙权的弟弟(孙匡),曹操的儿子(曹彰)娶了孙权的侄女。不像刘备,非亲非故,八竿子打不着。论强弱,按照《三国志·刘晔传》的说法,曹操南征荆州时已是“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慑四海”,可谓实力雄厚;刘备则本无力量,落落如丧家之犬。论情感,孙权对曹操是又恨又怕又作恭敬状,对刘备这个“天下枭雄”则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至少犯不着去管他的死活。但是,曹操的手伸到自己的隔壁,而且是自己觊觎的地方,孙权是不高兴的。何况这次被消灭的是刘备,下一步可能就会轮到自己。这种唇亡齿寒的感觉,孙权不会没有;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孙权也不能不考虑。

  但是决策却很难。因为有一笔账很清楚,那就是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火中取栗不烧手的事。一旦介入曹刘之争,那就再也脱不了干系。何况刘备“天下枭雄”,也不是什么“善类”,帮他等于帮强盗,弄不好还会引狼入室。问题是袖手旁观就安全吗?也未必。想当年,刘表在官渡之战时采取中立态度,结果是曹操灭了袁绍又来灭他。总之,帮助刘备,无异于引火烧身;不帮刘备,则等于助纣为虐。反过来说也一样:不帮刘备,唇亡齿寒;帮助刘备,养虎遗患。联刘不是,降曹不是,守中立也不是。这就尴尬,也就两难。何去何从,对年轻的孙权(二十七岁)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因此,在事态还不严重,情况还不明了的阶段,孙权的态度是犹豫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当时孙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应该说是准确的描述。然而孙权最后却决定联刘抗曹。正是由于孙权的这一决策,曹操的势力再也无法到达南方,历史也开始由诸侯混战变成三国鼎立。但问题是,原本打算“观望成败”的孙权,最后为什么会毅然介入曹刘之争?究竟是谁使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在一般人看来,扭转了乾坤的当然是诸葛亮。这显然是受了《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的影响。尤其是《三国演义》,还特别安排了“舌战群儒”和“智激周瑜”,似乎不但“主和派”的投降论调要靠诸葛亮来痛斥,就连周瑜也都需要他来“激励”,鲁肃则只能傻乎乎地干着急。《三国演义》是小说,且不去管他。《资治通鉴》是正史,就不能不讨论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