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话剧《沦陷》在宁研讨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8:11 扬子晚报

  由南京市话剧团投资逾百万打造的大型话剧《沦陷》几天前在南京成功演出,感人的情节、独特的视角和厚重的历史感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不少观众都是流着泪走出剧场的。昨天,《沦陷》的专题研讨会在宁召开。

  感动——为了忘却的纪念

  曾创作过《历史的天空》、《商鞅》等剧的编剧姚远说,《沦陷》的灵感来自于拉贝日记中的一个细节:南京建立安全区时,一位传教士在离南师大不远的池塘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连一封遗书也遍寻不到。从这个细节出发,姚远构思出了这个表现普通传教士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挣扎、沉沦、抗争的悲痛故事。很多南京本地的观众观看了《沦陷》之后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一位观众代表激动地说:“我看到无辜的老百姓被杀害的场景时,立刻想起了我在南京大屠杀中遇害的祖父,感觉到了深刻的悲痛!”

  反省——灵魂深处的搏杀

  剧作家蒋晓勤说:“以往剧本创作的人物要么是汉奸,要不就宁死不屈,没有一个像姚远笔下的史孝堂那样,在目睹妻子女儿被日军凌辱后,转变成汉奸,性格复杂,体现了人性的挣扎”。南京军区创作室的邓海南则表示,《沦陷》不是像以往此类题材的作品一样单方面地谴责侵略者的罪行,而是更为清醒地直面中国民众本身的弱点,展示了灵魂深处的搏杀,更具有现实主义意义。

  沉思——对于未来的警示

  除了深受感动之外,观众代表们纷纷表示《沦陷》引发了自己的思考。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表示,自己看过很多类似题材的影片,但那种全景式的描述远没有《沦陷》中对个人命运的展示震撼人心,“《沦陷》展示的是人类灵魂深处的搏杀,让我们正视历史的伤痛,引发我们对于未来的思索”。观众刘怀正认为,《沦陷》的上演是对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告慰,更是对所有中国人的警示。据了解,该剧将于12月1日至13日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进行二轮演出。

  实习生 李芳 本报记者 张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