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她不喜欢被人称为“桑塔格”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9:30 南方都市报

  隔岸观火

  马慧元

  我基本不买书。不过那天在一次洛杉矶机场的书店里,我头也没抬就进去了。处在“通俗”地理位置的书店,竟然这样有品,科普文学哲学神学都有。我进出几趟,最后,突
然被一本谈诗歌的小书弄丢了决心,垂头丧气地去交钱捧出来。书名叫《粉碎,爆炸,燃烧》(Break,Blow,Burn),听上去凶恶,其实是约翰·堂恩十四行诗中的一句。

  书的副题叫做“阅读43首著名英语诗歌”,作者帕里亚(CamillePaglia),快满60岁的费城艺术大学教授,成长于疯狂的美国六十年代,受教于新批评学派。我从未听说此人此书,不过据说是“国家畅销书”,在诗评中少见。吸引我的无非是序言中直白的话:“对诗歌的技术分析好比把汽车引擎摧毁,然后再将它重新点燃”,“任何阅读都是片面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追寻意义的理由”,“我挑选现代诗歌的标准之一是,它要经得起细读和重读,至少可以让人连读五六遍”,她的句子简单明确得不像学者文章,倒像给报纸写的专栏。不过,那是多么有趣而精准的表达啊。以文本为本的新批评不管有怎样的局限,“细读”这一条,至少在技术层面无可替代。

  帕里亚多年来一直苦苦劝人读诗,跟逼人读经典的老师哈罗德·布鲁姆一样。关于哈罗德·布鲁姆,帕里亚在她的书里说:“我在哈佛读博士的时候,写了博士论文提纲,哈罗德·布鲁姆听了之后,把我召到办公室。‘我来指导你写论文吧,’他说,‘因为只有我能指导。’”我顺藤摸瓜,发现这篇论文就是后来引起轰动的《性面具》一书的初稿(注:此书有中译本,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艾米丽·狄金森那首著名的《因为我不能为死亡停下脚步》,竟然也被帕里亚挖掘出诡异的意味。因为诗中提到“我们”种种:我们行路,我们看日落,我们乘车,看儿童,帕里亚说,“我们”中的小女子,被身边的男人引诱、劫持、谋杀。这诗被人千读百解,而帕里亚这样解读的图景,我是头一次读到。此书惊人之语比比皆是,然而让人不得不服。

  这本严肃然而给大众看的诗评集成了畅销书,而它封面上写着“本书作者为《性面具》”的作者,可见那书的轰动和影响更甚。帕里亚的《性面具》七百多页,由“性”和“性器官”出发,以“性差别”、“性歧视”为引擎,把西方文明文化历史游历个遍。芜杂的历史和社会,被她凶狠地解构,刀子挖得很深,从“泰初自然”说起。而她笔下的“性”,不色情不挑逗但无处不在——那是一个残酷的存在,是美之源泉也是恶之渊薮。在她笔下,艺术美得血腥,而性引发暴力。我们的社会、文明、历史,天然地被性的主题引导。她认为文艺的终极是为拯救作者自己——作者挥舞着自己的欲望,以艺术的名义在人群中杀出血来。

  “这孩子特别能制造矛盾。她总能够在任何陈述中发现缺陷,引起争论,而她的见解又那么好。”帕里亚的中学老师这样评价她。奇女子帕里亚从来是争议人物:优等生、当时少见的公开同性恋者、才华横溢的学者、批评同行的狂人,更难得的是,她不避雅也不避俗,写论文,当专业艺术杂志编委,同时关心麦当娜和摇滚,给《花花公子》写稿,雅电影俗电视剧都看都评,很有桑塔格的味道,不过,她可不喜欢被人称为桑塔格,虽然她在2005年被评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100名公众知识分子之一。现在,她常在这个沙龙露面:http://dir.salon.com/topics/camille_paglia/index.html,仍然催人读诗,也评论女权主义和

伊拉克战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