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女排死而复生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9:32 南方都市报

  生死战被荷兰连追3局逆转,但凭得失分比率挤掉德国晋级8强

  中国女排死而复生

  本报讯(记者丁淑莹)中国队又以一场先赢后输的败仗结束了世锦赛复赛阶段小组赛的比赛。昨日下午,中国女排迎来最后一个对手荷兰队,在这场关系到双方能否晋级八强的
关键一役中,中国队再次在领先两局的情况下遭到大翻盘,亲手将对手送进了八强。然而因为美国3比2战胜德国之后,败北的中国队却在得失分上占有优势,最终压倒德国队幸运晋级八强。

  “一支球队的球员情绪对场上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少从这场比赛来看,

中国队还没有走出情绪的低潮期,这或许是荷兰队惟一的机会。”现荷兰队主帅之父、国际排坛名帅老塞林格在中国与波多黎各一战中出现在世锦赛赛场,观看完比赛之后,这位拥有着心理学博士学位的传奇教练就如此说。中荷一战仿佛就在老塞林格的意料之中,荷兰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昂斗志,而中国队依旧在“保住前八”的思想包袱中挣扎。

  在比赛开始阶段,中国队王一梅、杨昊、周苏红等几位主要攻击手很快便进入状态,精彩的进攻和成功率极高的拦网让中国队很快以25比21和25比17先取两局。从第三局比赛开始,荷兰队仿佛找到了感觉,前两局进攻连续得手的王一梅在第三局一开始就连续被拦,荷兰队以8比4获得一个不错的开局。此局双方的争持相当激烈,比分也胶着上升,但在该局战至23平的最后阶段,中国队再一次暴露出关键分把握不善的缺点,随着副攻徐云丽将一个非常简单的球扣出了界,荷兰队幸运地扳回一局。

  丢掉关键一局,心态不稳的老毛病又在全队泛滥,无法一鼓作气以3比0扳倒对手的中国队从第四局开始状态下滑,杨昊、王一梅等人的发球接连出现失误,荷兰队的斯特伦斯则成为本场比赛的关键人物,她连续在第四局和决胜局的最后阶段进攻得手,帮助己队以25比22和15比12连扳两局,成功逆转,以F组第三名的身份晋级八强。

  至此,

女排世锦赛晋级四强和将参加5至12名排名赛的球队全部产生,意大利、塞黑、巴西和俄罗斯四队将在半决赛中捉对厮杀,幸运进入八强的
中国女排
则将在五至八名交叉赛中首先迎战老对手古巴队。

  得失分比率赢德国0.004

  感谢美国感谢郎平

  在晋级八强的生死战中被对手逆转,谁都以为陈忠和由此创造了中国女排参加世锦赛的历史最差成绩——八强不入。然而就在计算机的一轮快速运算之后,陈忠和与他的中国队“死而复生”了!中国队在得失分比率上以0.004的微弱优势压倒德国队,幸运获得八强入场券。

  按照国际排联规则,同一小组球队如果积分相同,那么排名时先比较得失分比率,再比较胜负局比率。在中荷一战前,由郎平率领的美国队以3比2艰难战胜德国队,两队同为3胜4负,而德国队的得失分率为1.005,以0.01的优势压住美国队暂列小组第三。而中国和荷兰赛前同为3胜3负,换言之,中荷一战的获胜方将以4胜3负积11分直接获得小组第三名晋级,而失利的一方则需要和德国队比较得失分比率,争夺该组最后一个晋级八强的名额。

  最终,荷兰夺得小组第三名跻身八强。而中国女排和德国女排同为3胜4负,中国女排得648分失642分,得失分比率为1.009,而德国女排得609分失606分,得失分比率为1.005。中国女排由此以0.004极为微弱的优势压倒德国队获得了小组第四名,进入了五至八名淘汰赛。

  记者丁淑莹

  记者观察

  请放低定位,做“挑战者”!

  记者丁淑莹述评这已是中国女排第三次在本届世锦赛的“生死战役”中栽倒。如果说之前面对俄罗斯、巴西这种顶尖球队是输得心服口服的话,那么负荷兰则不得不让中国队重新审视一下自身。

  老塞林格在中波一战之后说的那番话可谓一针见血——一支球队的球员情绪对场上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陈忠和在同一时间也被提醒着,一名中国记者曾在中荷一战赛前对他说:“哪支队打我们都那么有激情。”这句话让陈忠和哭笑不得,却又感觉有其道理,而事实上,这场比赛荷兰队赢的正是激情。

  尽管在本次世锦赛上一路输得不堪入目,中国队还是拒绝为自己重新定位,依然认为自己的水平处在“第一集团”,只是队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队员们无法在赛场上发挥出应有水准。这个“第一集团”该如何定义?是不是该定义成无论遇到怎样的冲击,在面对“第二集团”球队时,都能有获胜的信心和八成以上的把握?如果是这样,目前的中国队,至少是本届世锦赛上的中国队,已不能以“第一集团”球队自居。

  无可否认,现今世界上任何一支球队都鼓足了劲冲着中国队而来,击败中国队之后,荷兰队主教练小塞林格骄傲地表示“击败奥运会冠军是很大的成就”,即使是波多黎各这种队伍,在面对中国队之时也同样拼劲十足。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中国队夺得过世界冠军的成绩,却没有世界冠军的气质——那种面临任何挑战都临危不乱的心态。

  面对俄罗斯,赢了便大有希望晋级四强乃至争冠,结果被打懵了;面对巴西,必须赢了才能保住晋级四强的希望,结果技不如人;面对荷兰,必须赢了才可能保住前八,结果还是被别人的气势打倒了……全国舆论乃至球迷对中国队此番的“劣绩”还算表现得很宽容的,只是每到关键战役之前,铺天盖地地总有“必须赢了”的提示字眼——我们凭什么“必须赢”别人?不再是“世界冠军”了,甚至已算不上“第一集团”,还是放低定位,做那个“挑战者”吧!

  图:

  昨日赛后发布会上,陈忠和不再笑容满面。本报传真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