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凤亮
被网友称作“红学美眉”的27岁女孩胡楠,用了12年的时间来圆自己的“红楼梦”。在三易其稿后,近日她终于完成了这部她原本只想写给自己看的《梦续红楼》。胡楠仅拥有中专学历,而且学的还是医学护理专业。在相关论坛,网友对这部续书的态度可谓是毁誉参半。最近一些媒体相继采访了这位“红学美眉”。
一个普通女孩写的小说之所以引起媒体的兴趣,多半与这部小说是“傍经典”有关。近一时期由于“傍经典”而红火起来的文化事件可谓不少,像易中天“品三国”,像一个“辣妹”傍上“国学”而瞬间红遍网络。经典作品早已在文化传承当中深入人心,经典本身就是品牌、就是影响力,拿经典开刀也算是借势营销的一条捷径,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对经典的斧凿或解剖,轻轻一碰就能触动人们最敏感的神经,甚至搅动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也许这就是很多人热衷于改编甚至“恶搞”经典的动机所在。
“拿经典说事儿”之所以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引起广泛争议,是因为国民骨子里对于经典作品和前代先贤的文化崇拜已达五体投地之境,那种顶礼膜拜之态异常虔诚,有时虔诚得近乎盲目。国民的文化潜意识里,觉得经典就是经典,既已成为经典就再只能跪下来研读而不敢平视更不用说拿它动刀。谁要是敢动经典作品一根毫毛,都有冒天下之大不韪之嫌,即使是再平常不过的举动,也会激起不正常的过激反应。媒体在报道这位女孩的事件时,用了“斗胆续写”四个字,此种敬畏经典的文化心理就可见一斑了。再比如“国学辣妹”在孔子像前拍热辣照片所引发的怒斥狂潮同样缘于这种心理。
那么这种“经典膜拜”从何而来,它又是否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对于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有何利弊?这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从接受过程上来说,经典膜拜是一种先入为主,作为接受的个体,我们在具备足够鉴别能力之前,就已经不自觉地被注入了经典崇拜的文化基因。我们的文化基因当中一贯就有祖先崇拜和厚古薄今的成分,那些前代先贤在世时多有地位卑微者,却由于受到后人的推崇而身价倍增,似乎年代越久远就越容易被往高处推举,直至把先贤们推上神坛,其作品自然也成为带点“神圣”色彩的不易之论。
这种一代代逐渐神化先贤、膜拜经典的文化传承心态并不健康,这容易使我们惯于因循守旧,即使前人指错了方向,我们也只会循着歧路走下去而缺乏必要的自省意识,缺乏对于文化经典的独立自主的重新审视,缺乏探求真知的文化基础和足够勇气。只因为前人告诉我们这是经典,我们就不加判别地拿来,而且变本加厉地认为这就是经典,恐怕这不是探求真知的治学之道。比如鲁迅的伟大,其一就在于他是一个敢于否定先贤的离经叛道者,如果他也膜拜孔子,也就不会有鲁迅了。然而我们的文化传承中在推倒一个圣像的同时,常会立起一个新的圣像,这恐怕是鲁迅不愿看到的。
经典自有其成为经典的理由,然而这些理由应该经得起后人的质疑和历史的审视,但问题是现在的文化心理缺乏“斗胆”的质疑和独立的审视。站在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审视,需要我们先从经典作品面前直起腰来,跪下来研究恐怕很难看清它的“庐山真面”。
如果大众文化心理能够做到平视经典,也就不会对一个女孩续写“红楼”感到惊诧莫名了,也就不会对另一个女孩子在孔子像前的照片感到触目惊心了。自从《红楼梦》问世后,历史上不是有过数目繁多的续书了吗,如果前人都对“红楼”奉若神明不敢轻动,也就永远无法弥补只看80回的遗憾了。《红楼梦》是实际生活加文学想象的产物,作者可以自由想象,自然也无心限制读者的自由想象。如果先贤看到后人只会对其作品顶礼膜拜,定会发出来自文化深处的一声叹息。经典,不是用来膜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