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宝贝儿”架起中日戏剧友谊桥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4:18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李雪萌

  今年8月,第四届中日友谊戏剧奖在北京颁奖,参加此次颁奖的日本话剧人社理事长伊藤巴子、话剧人社事务局长菱沼彬晁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联系翻译出版日文版《中国现代剧本集·儿童剧专辑》,济南儿艺的保留剧目、演出已近达1900余场、冲刺国家舞台十大精品剧目的儿童剧《宝贝儿》,是他们选中的惟一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儿童剧。据悉,日
文版的《宝贝儿》剧本将于明年1月在日本面世,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该剧剧作者、原山东省话剧院创作室编剧田牛、陈永涓夫妇。

  日方专家专程来济,选中《宝贝儿》是因为多人推荐,且题材契合日本社会现实

  实际上,日本话剧人社很早就注意到《宝贝儿》,早就有将其介绍到日本去的计划,去年他们就与田牛、陈永涓有过接触。去年冬天,在中国剧协秘书长黎继德的引见下,日本话剧人社理事、神户学院大学人文学部两位教授——中山文女士和伊藤茂先生专程从日本来到济南拜访两位作者。

  两位教授与田牛夫妇作了彻夜长谈,他们非常细致地谈了剧本的很多细节,对剧本逐字逐句地进行对照,还谈到了很多他们对剧本不理解的地方,比如中山文问到,中国的住房很紧张,为什么剧中的“梁爷爷”有一座自己的小院?陈永涓就解释,在中国城市的边缘,城乡结合的地方,很多人还有自己的院子。

  两位教授说,之所以对《宝贝儿》这部剧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制定翻译计划时,中国很多戏剧专家向他们提供推荐名单,几乎每一份名单中都有《宝贝儿》的名字;二是根据他们事先了解到的《宝贝儿》的剧情内容,它涉及的空巢老人现象、如何弥合代沟等社会问题,非常契合日本的社会现实,很多事情与日本现状很吻合,凭感觉他们认为这会是一部很有意义的剧作。

  在这次商谈中,最让两位日本教授吃惊的是,《宝贝儿》不是编剧的凭空想象,而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伊藤茂直说:“没想到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事!”

  《宝贝儿》剧情源自真人真事,其间多次修改提高,但剧本核心未作改变

  陈永涓详细介绍了《宝贝儿》的创作起因:上世纪80年代,陈永涓偶然得知一群少先队员关心一位盲人老爷爷,将一只普通小狗训练成导盲犬的事例。她感到这件事很有传奇色彩,于是直奔故事发生地——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进行采访。

  在掖县,陈永涓见到了故事的主人公、已经升到初中的邱永波。陈永涓至今还对他保留着很深刻的印象:“这个孩子戴着浅色眼镜,皮肤很白,非常斯文,一看就很聪明”。邱永波把事情的经过向陈永涓娓娓道来:他们几个小学生最初只是听说过国外有一种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生活,为了帮助一位独居的盲人爷爷,他们找来一只普通的小黄狗,训练它导盲,最终竟然取得成功。几个孩子非常聪明,为了避免小狗误食药死的老鼠,他们捉了一只老鼠抹上辣椒油故意给小狗吃,小狗就不敢再吃老鼠;为训练小狗绕开障碍物,他们用肉引导它绕着条凳走,几次以后小狗就不再见洞就钻。最后,只要老爷爷一提起竹篮,小狗就知道把他领到集上;老爷爷一拿油瓶,小狗就知道去供销社。

  田牛说:“不久前电影《导盲犬小Q》曾经打动了很多观众,其实20多年前我们的孩子就已经做了这样的事,还做得相当成功!”

  采访过后,夫妇两人很快写出了剧本,当时是写了一个电视剧,康克清同志亲笔题写了剧名《汪汪》。这部上下集的电视剧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曾多次播映。

  电视剧播出后,当时的文化部少儿司司长罗英建议将该剧搬上舞台。1996年,舞台剧《宝贝儿》正式诞生,一直到今天,这部儿童剧还在常演不衰,它先后获得了包括文华大奖在内的几乎所有舞台剧各类奖项。随着时代的发展,两位编剧也在对剧本进行着一次又一次修改,先后改了十几遍。陈永涓说,不管怎样改,剧本核心的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老人、孩子和小狗,就是两代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理解的深挚情感。

  日文版权稿费极低,合作乃出于相互之间的敬重,以及对中国舞台剧共同的热爱

  伊藤巴子女士一生热爱中国戏剧,是中国的老朋友,曾经受到过周总理的接见。中日友谊戏剧奖颁奖结束后,她特意致电田牛商谈翻译日文版《宝贝儿》的有关事宜,并说如果田牛夫妇不方便去北京,她们一行4人可以来济南。出于礼貌,田牛与陈永涓就赶赴北京。这次见面,双方再次彻夜长谈,逐字逐句研究剧本。

  由于是非营利机构,日本戏剧人社的经费也有限,因此他们给田牛夫妇的稿费只有区区3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只有2000余元。这么低的稿酬他们自己也感到很难为情,说出这个数字后,伊藤巴子很紧张地问田牛和陈永涓能不能接受,没想到田牛立即说“可以”,日方几个人非常高兴,激动得连连给他们鞠躬表示“感谢”。

  对于自己多年的心血之作,为什么愿意以这么低的稿酬转让版权,陈永涓解释说,主要是出于对几位日本专家的敬重。杉山太郎、伊藤茂和中山文曾出版过一本戏剧论文集《雾里观花》。陈永涓说,通过这本书,她知道他们是真正认真做学问的人,是发自内心热爱中国戏剧,中山文曾经一年之内看过300多场中国戏剧的演出。他们一点一滴地对戏剧进行细密的分析,“是真正的评论”。另外,陈永涓又说,中国的剧作能够走出国门的并不多,能够把我们的剧作介绍出去,向外国友人展示新时期中国儿童的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哪怕分文不取也可以”。

  十年磨一剑。在各方热爱戏剧的人士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下,《宝贝儿》正被打磨成一部越来越精彩的精品。今天,这部精品已经传播到海外,成为一座架起中日戏剧友谊的桥梁。眼下,两位作者还在对它进行着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儿童剧的舞台上,已经伴随了一代儿童成长的《宝贝儿》还将常演不衰下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