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力挽狂澜(5)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0:11 南方都市报

  品三国□易中天专栏

  《资治通鉴》其实是有倾向性的。我们知道,作为历史学家,司马光不可能编故事,但他可以选故事,还可以改故事。一些有利于曹操,或者不利于刘备的史料,就被他删去。孙权对鲁肃说的“此天以卿赐我也”这句话,也被删除。曹操和吕布的“乘氏之战”,则被他从两天改成了一天。《资治通鉴》的“猫腻”如此之多,我们怎么能不多一个心眼?

  司马光不但在史料的取舍上做文章,还在时间的顺序上做手脚。我们知道,陈寿的《三国志》是纪传体史书。它的特点,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事情,其片断往往散见于各人的传。如果不标出精确时间,就根本看不出先后。鲁肃和诸葛亮的话就是这样。但《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就有先后问题了。谁先谁后,也就变成了一种“春秋笔法”。

  孙权的决策过程正好就有这个问题。根据《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刘备和鲁肃“共定交”后,刘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所以《资治通鉴》说诸葛亮和鲁肃到柴桑“俱诣孙权”,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这个“俱诣孙权”,是两个人一起去见还是分头去见?大家都说是分头见。那么,谁先见谁后见?司马光说是诸葛亮先见,而且是诸葛亮说服孙权以后,孙权才和包括鲁肃在内的群臣集体见面,司马光的说法是“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样一来,诸葛亮“先入为主”,说服孙权的头功当然是他的。

  可惜“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句话是司马光的,《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说法是“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按照这个上下文关系,孙权竟没有和鲁肃、周瑜谈话,或者和诸葛亮谈话是在最后。这当然也不对。因此,事情的真相应该是这样:鲁肃和诸葛亮回到柴桑时,正好曹操的信也到了。这一点司马光也承认,因此他使用了“是时”(这时)这个词。这时,孙权当然不能马上就见诸葛亮,而必须先在内部统一认识。于是便有了他召开的紧急会议,以及和鲁肃私下里的谈话。《三国演义》的时间表就是这样的。正是这次谈话,使孙权清楚地意识到,投降曹操决无出路。只有联刘抗曹,才可能现在南面称孤,将来克成帝业。鲁肃可谓“一言兴邦”。

  这一点孙权心里十分清楚。据《三国志·鲁肃传》,赤壁之战曹操败走之后,鲁肃先回,孙权派了许多头面人物前去迎接(大请诸将迎肃)。鲁肃来到殿前,正要入门行礼,孙权却站起身来,叫着他的字说,子敬呀,本将军“持鞍下马相迎”,够给面子了吧?鲁肃小步急行向前说,不够。大家听了这话,无不愕然。等到坐下以后,鲁肃才慢慢举起鞭子说,鲁肃的愿望,是将军位至至尊,威加四海,一统九州,成就帝业,然后派一辆舒舒服服的小车子来接鲁肃,那才是有面子呐!孙权听了,抚掌大笑,因为这话说到他心眼里了。

  我们还可以再提供一个证据。据《江表传》,孙权登基时,群臣都来祝贺,张昭也举起笏来准备歌功颂德。孙权却打住他说,当年朕要是听了张公您的话,现在恐怕在讨饭了!结果张昭趴在地下汗流浃背。看来孙权对当年那场争论一直耿耿于怀。由此推论,当时真正打动他的,一定是鲁肃的那句话:“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在这个问题上,司马光之前的史学家陈寿、裴松之的态度显然要客观、公正得多。裴松之在《鲁肃传》和《周瑜传》的注文中说得很清楚:“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也就是说,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人。

  不过,鲁肃只是帮孙权算清了政治账,也就是解决了要不要打的问题。他并没有帮孙权算军事账,也就是并没有解决能不能打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仗也打不得的。那么,能不能打的问题又是谁解决的呢?

  请看下集:中流砥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