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邓洁民与哈尔滨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1:59 黑龙江日报

  于连海

  邓洁民先生1890年出生于宾县,祖籍河北乐亭,先辈“闯关东”到北满。自幼拜师专习俄文,15岁便在滨江道台衙门任俄罗斯文通事(翻译),获五品顶戴。1909年后,先去北京,天津等地求学,后在南开学校期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专攻法政。先生长于交友,急公好义,被推举为中华留日联合会负责人。

  据谢中天先生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一书中所述,邓洁民在天津南开学校期间,缘于志气相投,与周恩来结为莫逆之交,留日3年,结识了李大钊和李又是同乡,所以感情交往很深。

  1918年4月邓洁民在哈尔滨创办了东华学校,此时,又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洁民先生借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教育救国的宏伟抱负。而当时的哈尔滨,由于北京政府仇视俄罗斯工农结合革命政权,已宣布与之断交,以东北王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地方政府,也严禁俄罗斯方面“红党”人员以及“过激主义”的报刊进入,而中东铁路由俄中两国工人联合驱逐霍尔瓦特成功,但全路管理和指挥仍掌握在没有霍尔瓦特的铁路局原班人马手中,道外滨江特别区却仍归吉林省管辖,整个哈尔滨处于“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邓洁民利用这种现状,组织全校师生参加了包括“五四”爱国运动在内的许多社会活动。

  鉴于邓洁民先生的声望,正在北京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李大钊毅然决定,将派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的张太雷赴俄罗斯在哈尔滨“中转”,请邓洁民安排。张太雷到哈尔滨后,便住进东华学校,利用中东铁路内部的“关系”很快办好了护照安全通过。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一段时间,因工作,学习,参加各种会议通过“红色丝绸之路“去俄罗斯的共产党员,包括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刘仁静等著名的领导人即达30余人,多数是通过这两条秘密的“安全通道”踏上中东路列车出国的。一条是由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驻满洲里代表阿勃拉姆松负责,另一条便是东华学校,而东华学校因邓洁民的威望和实力,本身又是“党外布尔什维克”,照顾更为周全,求助者为数居多。

  1922年春天,邓洁民作为哈尔滨市名士代表赴京向政府呈述中俄两国中东铁路的有关纠纷问题。这时,友人告知,东北王张作霖已下令通缉他,乃留京出任北京警官高等学校校长。之后,又得到冯玉祥将军的赏识和支持,创办了北京国际大学,孰料,次年,冯玉祥被迫下野,国际大学和邓洁民再一次遭受段祺瑞政府的打击和迫害,诬为“赤化”嫌疑,“共产”前奏。李大钊等在京的朋友,劝邓洁民借机去欧洲和苏俄考察访问。为逃避敌人的追踪,全家衣白举丧。北京《京报》,《益世报》哈尔滨《晨光报》先后发表了洁民先生“忧国自杀“的消息。事实上,先生已通过苏联驻北京大使馆转赴天津,化名马天民隐居。而他在北京的家中,许多良友登门悼念。著名学者张之江先生还亲笔撰写挽联:

  “欲问世上刀兵劫,请听屠门夜半声。”

  谁知,洁民先生心情郁闷,卧床不起,1926年4月26日英年早逝。而诸多挚友却无从公开致哀。洁民先生离开哈尔滨后,一批进步教师相继离校。这条“红色丝绸之路”早期的秘密通道便听其自然地封闭了。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参与国际,国内的事务越来越多,“红色丝绸之路”仍然在贯通,围绕“红色丝绸之路”而展开的斗争,也越来越尖锐、复杂,甚至是变幻莫测,惊心动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