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大焕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严格的高考制度、高校准入及办学制度、文凭认证制度,因为这三个方面都牢牢掌握在国家,确切地说是掌握在教育主管部门手里。按理说,有这么严厉的制度,应该招到最优秀的学生,培养出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也应该最少出现舞弊和腐败现象才是。然而,真正的事实可能与管制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两天媒体热议的事件有:《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3万余名大学生将位于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两扇玻璃门轰然挤倒,电梯也被挤变形。
另一则消息来自《瞭望东方周刊》:全国数所高校涉嫌贩卖文凭丑闻,只需一万到两万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大学文凭,这个文凭还可以在教育部的网站上查到!主要是成人高考的业余、函授、脱产的毕业证、学位证。也有全脱产的毕业证,一般一个月可以办好。
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年甚一年的社会热点,招生腐败、文凭丑闻也不是今日才有的现象,其中曝露出来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教育积弊之一种。没有人统计过我们这个社会上到底有多少“真的假文凭”和“假的真文凭”在招摇过市,但媒体时不时披露某地某机关50%甚至70%的干部都持有假文凭什么的,这类事情并不鲜见。而那些“真的假文凭”,即文凭是真的,正正规规从大学办出来的,文凭里却没有持证者的真才实学的那一类,更是无法统计。各大学包括各名牌大学几乎不受控制的成人教育和在职学历学位班,是这方面的主流;至于眼下某些官员的简历,清一色的“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文凭,它们就更不会“来历不明”了。
在西方许多国家,使用假文凭不仅是一种耻辱,而且是一种罪恶,一旦某人被揭露使用假文凭,轻则丢掉工作(那几乎是必然的),重则刑法侍候。我们这边最重的惩罚却仅仅是自查和收缴,这就使得假文凭使用起来风险很小,而贫寒学子十年寒窗读来的真文凭往往英雄无用武之地。
事实证明,在教育垄断的基本格局之下,不少正规大学滥发文凭甚至文凭买卖或变相买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做法。买卖双方都凭此衣食无忧,因为“别无分店”。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含辛茹苦教学,甚至因为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中“二等公民”的身份而不得不加倍努力地教与学,多少也可算有些真才实学,但学校却往往没有颁发文凭的“资格”。最近频频发生的民办高校退学甚至冲突事件,原因都和毕业证有关———临到毕业了,学生发现学校发的毕业证书不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不是教育部认可的文凭”。
关于高等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的讨论,现在已经有了结论。退一步说,高校即使循产业化路径成了“商家”,也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消费者(学生)负责。但从真假文凭的泛滥来看,很多高校所做的仅仅是顶着国家信用(文凭认证)的招牌,大肆招收学生,收取高额的费用,却不对教育质量负任何责任。这些高校不仅没有做好“商业信誉”,更别提什么社会责任了。
长此以往,即使是国家信用的保证,也不能避免“文凭”的彻底贬值。看来,要想遏制假文凭泛滥,最好的办法只有引入市场竞争和监督。文凭不仅需要有国家的信用保证,更要有市场严格的检验。无论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新办大学,还是名牌高校,都应该明白一点,国家信用不是它们不负责任的教学质量的保护伞。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