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我们的逝水年华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1:23 南方都市报

  唐诗漫谈□柏桦

  锦瑟李商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梁启超在谈到李商隐的诗时曾这样说过:“我理会不着,折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对于梁先生的这一大实话,笔者不仅有同感,我想一般读者也有同感吧。这首《锦瑟》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欢,但在解读方面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不过这从来没有让人不觉得它美。犹如“诗无达诂”一样,诗之美在于各人的发现与创造。哪怕“读起来令我精神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也就足亦。

  在谈这首诗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李商隐这个人。李商隐与杜牧可谓晚

唐诗坛最炫目的两颗明星,号称“小李杜”。但二人从人到诗都大为不同。杜牧出身贵族,天性俊逸洒脱,诗风绚烂热烈,风流蕴藉;而李商隐出身低微,内心压抑,诗歌虽写得华美但用情很苦,读来不免给人以苦涩沉郁朦胧之感。总而言之,杜牧是晚唐诗歌中的欢乐英雄,而李义山却是一个悲苦英雄。李商隐的诗有三个来源,那就是“杜甫的句法,韩愈的文法,李贺的词藻”(施蛰存语),而杜甫、李贺虽是天才,但又同是苦命人,李商隐与他们惺惺相惜,当然也是苦命人了。但正是这位苦命人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成了后来最有影响的一位诗人,喜欢他的人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喜欢李白、杜甫的人的数量。为什么呢?或许因为他飘浮迷离、深奥难懂、凄艳悱恻吧。另外,李商隐作诗文时,最爱查资料翻阅各种书册,因此得了一个“獭祭鱼”名号。据说水濑去河里捕到鱼后,先并不吃掉,而是一一放在前面,如同祭鱼一般。后人从此便将那种以资料堆积来写诗作文的人叫做“獭祭鱼”。李商隐在作诗时,不仅多检阅书册,而又好频频用典,当然是“獭祭鱼”了。

  不过这“獭祭鱼”用典也有用得极好的时候。比如《锦瑟》一诗中间四句用了四个典故,却十分切合本诗追忆逝水年华的主旨,产生了一种迷惘、悲伤、恍惚的感觉,并不显得多余或难看。

  《锦瑟》一诗起头两句便以沉郁逗人,追忆年华的旋律显得非常从容不迫。“无端”二字极好,使人想到另一位德国诗人里尔克的一首《严重时刻》: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哭,

  无端端在世界上哭,

  在哭着我。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笑,

  无端端在世界上笑,

  在笑着我。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走,

  无端端在世界上走,

  向我走来。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死,

  无端端在世界上死,

  眼望着我。

  世界本就是无端端的,锦瑟的乐弦当然也是无端端的,正因为这“无端五十弦”才给人一种莫名的难过、感动、怀念。也因了这“无端五十弦”才让人“一弦一柱思华年”。青春不再,岁月难留,又正是“锦瑟华年谁与度”(贺铸《青玉案》),而如今在义山的眼中心里,华年盛景可要“成追忆”了。

  以下四句诗人以四个典故来细说“思华年”。先是以众所周知的庄周梦蝶来喻往事如梦,华年如烟。接着又以蜀国君王杜宇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悲泣啼血之事来喻自己的伤春之心及怀念之情。再接下以《博物志》中海里鲛人(

神话中的人鱼)出水,泣别主人而泪成珠之事来抒发自己一生的悲哀。最后又以蓝田山产玉及戴叔伦所形容的诗之意境:“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意愿如蓝田云烟,只在恍惚迷离的美景之中,终不可即。

  此等种种情事只能叫人怅然追忆,而追忆中更凭添了许多“无端端的”苦痛与迷惘。这等迷惘何待今日回忆,就在当时也让人愁肠百结呀!

  综观“玉谿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于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迥,感染于人者至深“(周汝昌语)。义山一生的确苦难得很,先是出身低下的事实就把他搞成情结,他一直说“我系本王孙”,但那都是陈年往事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他一辈子都未沾上丁点皇恩;接着是十年应考,考了十年才勉强考上了一个进士,其中头悬梁锥刺股的悲苦自不待言;接着东奔西走,一直只能当一名幕府小官,落得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场面,他那“速拟上青云”的大志只能是一场秋梦。再加上恋爱次次失败,又不像杜牧是一个懂得风月的“

花花公子”;中年又丧妻,更是没有家庭温暖。但正是这个如此大苦大难的李义山,才能写出这“感染于人者至深”的诗篇。

  ◎柏桦,诗人,现居成都。

  【未经许可,本版文字不得转载】

  图:

  插图:李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