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羞辱》(1931)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12:40 南方都市报

  电影纪元magasa专栏

  玛塔·哈莉(MataHari)未必是近现代间谍史上最有名的女间谍,但根据她事迹改编的电影数量一定名列前茅。这位魅力非凡的女士出生在荷兰,一战时活跃在巴黎社交界,和法国、沙俄及德国的许多政军界高官保持着暧昧关系,最后被法国以替德国从事间谍活动的罪名处死。从此哈莉名动天下,她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隔三差五地被拿到报章上渲染。她的
故事在上世纪20年代就被拍过好几次,其中著名影星葛丽泰·嘉宝(GretaGarbo)曾在《神秘女郎》和《魔女玛塔》中两次扮演此类角色;60年代法国也拍了珍·摩露(JeanneMoreau)主演的传记片;甚至还有人根据哈莉的花边故事拍过色情片,可见她的风靡程度。

  在所有源自玛塔·哈莉生平的电影中,不乏严肃之作,这当中该首推约瑟夫·冯·斯登堡(JosefvonSternberg)的演绎,他是好莱坞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演进过程中发挥过关键作用的一位导演,对声音运用的见解最深刻、最超前。

  一般论及此,都会提到他1930年的电影《蓝天使》的突破,不过第二年斯登堡导演的《羞辱》(Dishonored)同样不可忽视。影片仍由玛琳·黛德丽(MarleneDietrich)主演,不同版本的玛塔·哈莉各有风韵,而黛德丽独特的华贵气质令人不敢逼视,她演出了最有尊严感的女间谍形象。

  影片极富原创价值的一点在于对声音空间感的探索。30年代初,声音进入电影不过三四年,技术非常落后,比如摄影机必须装在一个巨大的防声罩里,外面包上毛毯,以防机器运转的声音被录下。这样一来就很难移动了,所以摄影机的解放走了回头路。再则,录音技术的原始使得影片所有的声音录制必须同期进行,比如配乐就要一边拍摄一边坐着个管弦乐团同时演奏。也因为此,一个双人谈话镜头,就需要三台机器,否则声音无法匹配。不难想象,每个镜头的摄制都是千辛万苦,哪敢轻举妄动?难怪有人认为声音的出现是电影的倒退。

  斯登堡的这部影片里,有一个镜头超出了当时所有人的想象,令人叫绝。画面上一只气球缓缓从一楼往上飞,与此同时,背景里传来的音乐声渐渐远去,导演通过声音在空间里的运动,加上摄影机运动方向的暗示,从而令观众得到一种幻觉,认为声音是从画面下面传来的。要知道对单声道录音来说,只有大小远近的差别,没有方位之分。

  斯登堡此举创造性地结合了声音和画面的表现力,达到了技术手段限制本来达不到的效果。这一招后来被《公民凯恩》发扬光大:凯恩的妻子是个蹩脚的歌剧演员,她在唱歌时,摄影机也是缓缓上升,听得她那空洞单薄的声音似乎从下面传来,越来越远——不用多废一句话,想表达的含义都有了。这个处理被奉为经典,威尔斯是不是要感谢斯登堡呢?

  magasa

  图:

  1931年的《羞辱》对声音空间感的探索在《公民凯恩》中发扬光大,并被奉为经典。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