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描写中国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些固定的场面,比如两军列阵对峙、主将单挑、士兵攻城、士兵守城、谋士或儒将用计等。说起战术,无非是火烧、放箭一类,没什么特别。《墨攻》的特别之处在于,革离在战术上的创新和电影对赵军攻城和梁军民守城这一役全景式的描写。
全景式的描写不见得非得是大场面。《墨攻》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军事课程,它分析
交战双方的强弱、优劣所在,并交待了战争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细节。和以往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战争电影很不一样,《墨攻》不再以高级将领作为惟一的主角,并且用很多笔墨描写普通军民。这其中,有不计前嫌、爱国、胸襟开阔的低级将领,有为求生杀死婴儿的草民,有为救妻儿命挣扎在义利之间的百姓,有攻城不下黯然退去的赵军普通一兵,有杀死小女孩前善心刹那一现的普通赵国军士,还有奴隶……
描写中国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喜欢表现高级将领们的武功、谋略、胆识,而他们所领导的士兵们则被完全隐去,仿佛战争只是一门指挥的艺术,只要指挥得当,就可以取得胜利。《墨攻》的编导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战争除了指挥的艺术,还需要所有参与战斗者的配合和牺牲。
以往描写武将战功,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战与不战也都是统治阶级的事。普通百姓总是要反对战争的,因为战争对他们只有伤害。《墨攻》其实是在俯下身来观察战争。我不太懂得墨家的思想,如果简单地理解“非攻”,大抵可以认为就是反对战争。墨家弟子不能选择阻止战争发生,也许就只能帮弱者守城。据说墨子善于守城,“墨守”是也,于是强者在意欲进犯他国时会有所顾忌,甚至会放弃进攻的念头。这电影叫《墨守》更合适。
(马德昌)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