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成都雕塑,让人欢喜让人忧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5:5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记者 潘媛)昨日,包括潘绍棠、叶毓山等在内的参加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的雕塑家、批评家和城市规划专家兴致勃勃地来到美丽幽静的杜甫草堂,参观了去年刚刚落成的“中国诗歌文化中心”诗歌大道。随后,艺术家们参加了“成都公共艺术座谈会”,为成都的城市雕塑和公共建设把脉。此外,“和而不同”中国西南雕塑邀请展还将持续到12月20日,
在此期间,市民们都可以免费前往位于天府大道上的齐盛艺术馆参观展览。

  成都雕塑 让艺术家欣慰

  信步于诗歌大道,著名雕塑家潘绍棠先生显得很兴奋。现任中国雕塑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的潘老先生曾师从滑田友、曾竹韶、王朝闻等大师。半个多世纪中,潘先生创作完成了《先驱者》《数学华罗庚胸像》《轩辕黄帝塑像》《宋庆龄半身铜像》等诸多雕塑佳作。在参观诗歌大道的雕塑期间,潘老说道:“我看到诗歌大道这样的雕塑群,感到很欣慰。这种具有文化气息的公共艺术很不错,特别适合成都这个城市。”

  潘老表示,在目前中国的城市公共建设当中,政府、艺术家和公众应该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政府应该重视城市公共艺术,还要懂一点雕塑,我们也应该尊重民众的意见。而我们艺术家责任就更重了,公共艺术不是个人作品,城市雕塑应该经得起公众的审美考验,如果大多数人都看不懂,那就一定不是好的公共艺术作品。”

  除了对成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表达喜悦之外,潘老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中国的城市特点拉不开,越是现代化就越是模糊,传统的东西越容易丢失。”潘老认为,成都原本就是一个很有文化积淀的城市,更应该保持自己的城市特色。

  成都雕塑 与民众期望有距离

  参观完杜甫草堂之后,雕塑家们参加了“成都公共艺术座谈会”,以成都的城市公共建设为主题进行专题讨论。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曾经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在回忆起成都的城市建设发展史时,叶老十分感慨:“最让人怀念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雕塑届的泰斗刘开渠老先生曾经在成都生活了3、4年,是他引领着成都的城市雕塑在全国率先起步,那个时候,成都的主要街口大约立起了7、8座青铜雕塑,孙中山先生雕像和‘无名英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原始作品都是那个时候留下的,至今仍然在成都人的心目中留下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指出,近年来成都也做了大量的城市公共建设工作,作为艺术家,他感谢政府对于城市雕塑工作的重视,而谭云、邓乐、朱成等一批年轻的雕塑家也担任了不少创作任务,“但这个现状离广大民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国内其他的一些城市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成都雕塑 需体现城市个性

  原成都市建委主任、现任人大城环委主任刘玉成对于成都的公共艺术建设现状可谓了如指掌。在昨天的座谈会上,他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雕塑家做了一个主题汇报,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成都的公共建设的情况。

  据他介绍,近年来,成都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公共建设,组织专家进行了成都城市风貌的研究,并编撰了《成都特色的塑造》一书;成都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协会,协会成立以来,进行了锦江沿岸风貌论证、金沙遗址公园设计论证等等工作。在实际建设上,成都建成了不少特色街区,其中包括大家都熟悉的春熙路改造、科甲巷改造、桐梓林欧洲风情街、琴台路改造以及锦里、文殊坊等特色街区的建设,而其中每一条街区都包含了不少雕塑群落和小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刘先生也表示,成都的公共艺术建设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体现城市个性方面,另外,群众的接受度也是一个问题。”他举例说,在调研工作中,不少群众对部分雕塑表达不满,因此他们也进行了大量的拆除、修正和迁移工作,“我们知道个别雕塑被百姓调侃,这说明了我们的公共艺术还没有达到公众的需求。一个城市的雕塑要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特点!”

  今日话题:

  城市雕塑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日话题涉及城市雕塑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人人都可以对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当中的雕塑作品一一进行点评;同时,对于如何保护好我们周围的公共雕塑作品提出你的宝贵意见;最后,再为你心目当中最能代表成都的雕塑投上一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