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赖声川的戏剧创意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9:30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谢培

  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楼下第一排,我见到了被誉为“台湾戏剧第一人”的赖声川。舞台上的道具正在最后定位,吊杆的高低位也快反复调整,演员们在侧台等待化妆间的分配。我们的访问,或者说是谈话,就在这戏剧演出前的浓烈氛围中开始了。

  台湾剧场现在娱乐为主

  谢培:台湾现在的戏剧现状怎样?

  赖声川:现在啊?台湾其实这20多年来,从完全没有戏剧活动到变成非常蓬勃,我讲的是比较现代的戏剧,其实台湾传统的戏曲一直都是不错的。台湾目前的戏剧有大剧场、小剧场。台湾真的是有一个非常开放的小剧场空间。那个时候,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很多艺术家开始就在这个空间里特别的自由。我们的作品反而有个奇怪的命运,我们也是实验性的作品,可是它跑到主流的位置去,尤其是今天,你说到《暗恋桃花源》,它是很主流的,但是它本质上应该还是很实验性的,它甚至在小剧场也是成立的。

  

赖声川的戏剧创意学

  谢培:田启元也是台湾小剧场的代表。

  赖声川:是,田启元非常有才华,他的作品,我觉得不管是在素材上,还是表现形式上,他都在寻找一种新的表现方式,但是很可惜走得太早了。

  谢培:李立群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演员。

  赖声川:是,李立群跟我合作十年,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我已经很难评价他,因为太熟了。他跟我密切合作创作了很多的戏,从《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开始,到《暗恋桃花源》,一路下来,甚至他有一个单人的《台湾怪谈》。怎么说呢,他太全面了,要是谈这几十年来在华人的舞台上最精彩的演员,应该要谈到他才对。而他也不仅仅做演员,他还跟着我做创作,是创作里面非常核心的一份子,所以从85年到95年,我们一路合作,整个台湾剧场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和他有很大的关系,他是一个很大的功臣。

  谢培:台湾戏剧现在不是这20年最好的状态了吧?

  赖声川:是,台湾现在戏剧状况已经变了,台湾剧场现在已经注入了一种强大的娱乐为主、商业为主的倾向,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坚持,这就很好。那我们的位置又很特别,就是我们在坚持,但是我们也在台北的新的一个体育馆里面演出《暗恋桃花源》,两场16000人,这样的一个情况人家会说你们才是商业。(笑)对我们来讲,我们也在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新的观众。

  谢培:这次合作的几个演员感觉如何?

  赖声川:我觉得都是一流的,非常好,都在一个很高的水准。黄磊袁泉非常适合那个时代,他们老年的戏也是有人生的历练与智慧,这都是很重要的,你就像谢娜、何炅、喻恩泰他们在喜剧方面很能体会我在桃花源做的东西,这反而是很多演员不见得很快可以体会的,他们很快(笑),而且很认真地在执行。你像喻恩泰和李立群形象差很多,可以我觉得“老陶”李立群这个样子也很好,赵自强这个样子也很好,赵自强已经开始做一个修正,走向一个比较柔弱的“老陶”,因为李立群比较硬,赵自强就比较弱,而喻恩泰就更弱了,这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在编剧上,“老陶”柔一点,其实更加的合理。意思不太一样,感觉也不太一样。

  谢培:其他的作品会带过来么?比如相声系列。

  赖声川:千禧夜来过,(编者注:指的是《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其他的话,我想还是先看《暗恋桃花源》,暗恋如果能够得到一种共鸣的话,我觉得其他的就比较容易做了。我非常愿意多点时间在大陆,希望能够替现在正在转型的大陆剧场也可以找一个新的方向。

  业余心态要被淘汰掉

  谢培:在你眼里,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城市的戏剧现状是怎么样的?

  赖声川: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文化不是一天两天的,那我们今天坐在这个50年的剧场里———北京人艺。我觉得地方就是这样,它是有一股气,这也是前人都在这里演出过,什么《茶馆》啊,我觉得这种感觉很神圣。真的很特殊,能够有这个机会在这里演出。北京是最能够最快速地理解我的东西,立刻可以很深度的理解。

  上海也很好,但是上海比较国际一点,不是说北京不国际,上海的国际嘛,有另外的一个意义,它喜欢国外的东西,对我来说这个没有问题,这是一个趋势吧,甚至是一个倾向、一个流行。流行会退的,你知道吧?只要他们能够看到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东西,像《暗恋桃花源》这样的作品,我想他们一旦接触到之后,上海是非常容易开发的。

  因为广州我没有演过,广州的戏剧现状我不太了解,我很期待去广州演出,我有一个舅舅住在广州河南。我对广州的期待非常高,但是反而有人跟我说大陆未来戏剧的发展,北京上海之后应该是深圳,应该会赶过广州,作为第三站。

  谢培:国内的实验戏剧你有了解么?

  赖声川:比较少有机会看到,不太了解。但是我觉得倒是这一切要开始走入一个更专业的道路,不管大剧场、小剧场。尤其是小剧场这一次我写了一部创意学的书(编者注:指的是《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我有到好多个城市去演讲,谈创意这件事,我就发现其实有一个心态是“业余心态”,就是大家觉得不管是在大学校园里面做剧场,或者在小剧场里面做剧场,好像觉得是可以非常业余地来做,就是大家有这个心有份心来做这个创作就够了。但是,我觉得接下来这个要被淘汰掉。就是说业余心态在某一个阶段是非常好的,就是业余的人来参与,但是你不能业余到忽略专业所需的东西到最后。剧场文化够成熟的话,它应该可以摆脱这一切,变得说走向更专业,就是业余的人也是非常专业就对了。

  谢培:就是要表达的态度先放到一边,你的操作和整个剧场的呈现更加专业。

  赖声川:没错,我也是希望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广州……任何地方,演出场地本身也能走向一种专业,不是说首都剧场不专业,它非常专业。怎么讲,我不太了解怎么跟你解释我的这个感受……还是在转型吧,首都剧场也好,人艺也好,国话也好,都是在转型,都是从国家的话剧团转成必须要走到市场的一个情况之下,一切如何让它更专业,我只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疑问而已。

  表演工作坊和北剧场

  谢培:表演工作坊是比较少见的生存无忧的民间剧团。

  赖声川:我觉得我是比较幸运的吧,就是我想做的东西有观众,可能是我心中不排斥观众吧。可能我讲这话你会觉得很奇怪,可是有一些导演他是无所谓的,就像实验剧场的大师格罗托夫斯基,他很多戏是不要观众的(笑),那你不要观众你在演什么?这种做法会很吸引某一部分先锋的作者,我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我觉得我的戏做出来就是希望很多人看。这是一种运气吧。

  谢培:而且你们还在做一些完全不考虑票房的作品。

  赖声川:我并没有票房压力,是因为我觉得有票房压力戏会做不好,所以我刻意不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你一直去想什么戏能买钱,你到最后是非常难成功的。那你还不如像《暗恋桃花源》,你就是深入的去想自己关心什么,那你把它做出来之后,它有它的命。讲真的,你去设计一个戏要买钱,它也不一定能够买钱,对不对?你就是尽力去做吧,尽力去忠实地去执行你所关心的一切,强调的是你关心的一切,做出来,看它有没有票房,有票房就是很好的一件事。

  谢培:北剧场开始的时候,你希望在北京能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剧场。

  赖声川:那是一个梦想吧。

  谢培:北剧场经营一直做得很好,现在比较可惜。

  赖声川:就是啊,做的很好啊,因为非典啊,很多理由。很可惜。我觉得地点可以变啊,精神不变就好了,所以我还是期待再做吧。我觉得袁鸿他们真的付出很多,确实建立了很多的东西。那几年,北剧场在北京真正关心文化的人心目中,它就是很纯的一个地方,很棒的一个地方。每个都市都需要这样的地方,而且不是一个,是很多个。如果北京有,上海做,广州再做,其实都不难。我觉得大陆的资源其实非常非常的多,你要找一个像北剧场条件的空间其实有的,哪个屋主房东他观念开了就没有问题,文化一定是要投资的。这个年头都讲文化创意产业嘛,很多单位都拥有北剧场这样的礼堂式的空间,其实投一点钱下去,就能变成一个非常棒的多功能的剧场,那你如果周边还有多一点设施,你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文化中心,就可以做画廊,可以经常有演讲,可以放电影,可以有地方喝咖啡、吃饭,你就眼看着一个都市的气质开始改变过来,这些都是我们在北京试了,或许我们来早了一点,那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努力,看这个梦想能不能把它做起来。

  “莎士比亚”和《赖声川的创意学》

  谢培:有人说你的戏剧状态和莎士比亚有些像,你怎么看?

  赖声川:我怎么敢跟他比?但是我以前常常会讲说,其实很多人不了解莎士比亚是在一个非常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写剧本,你都把他想成古典、经典怎么样,他是一个畅销作家诶,他等于是一个票房冠军的剧作家。以今天来讲,他就是好莱坞的首席编剧,他的戏极有深度,极其华丽的语言,很厉害就对了。

  因为我研究他嘛,我了解他面临的竞争压力,对手都很强。我没有他的压力,在于我们在台湾,剧场不是我们的竞争对象,反而太多其他东西是我们的竞争对象,甚至包括KTV或者是网路游戏。今天观众不会说我们有两个团演出他只看一个,他两个都会看,所以我说我们现在的压力和莎士比亚时代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做戏压力确实也是非常大。我特别可以跟他一个接近的感觉是真的,因为我们都是在一个商业的运做中做作作品,然后这些作品都力求在艺术上能够有所价值,有所突破,所以这一点上,我麻醉自己吧,哎,我跟他有些相像。(笑)

  谢培:你最近有一本《赖声川的创意学》,说创意是可以学的,这一点在戏剧创作的创意上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么?

  赖声川:创意,我相信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潜能甚至是一个本能,但是我们从小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把它遮住,让我们把它挡住,我们好像有一个屏障在自己的体内把它包起来,不让它出来。这本书的重点就是创意是绝对可以学的,放在戏剧创作的创意上也是一样的。

  (姚晓帆/编制)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