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桃
我能够想象到主办方的良苦用心,将东西方HIP-HOP界两位重量级明星组合在一起,以图达到“惊涛骇浪”的效果。但不知道事后他们会不会后悔。在退场时我听到几名观众这样评论:“还好Edison先出场了,听了Kanye后,觉得Edison的HIP-HOP根本就没法听啊。”我想,除了陈冠希本人,当晚所有人应该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演唱会后陈冠希向记者表示,他对今天的演唱非常满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外国观众多,“他们听不懂我唱的是什么内容,所以不够high。”可当时我多么想告诉他,记者本人对英文的了解程度也就停留在高中水平,甚至在KanyeWest抵港之前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这并不妨碍我随着强劲的音乐节奏扭动身子、呐喊、狂叫,就跟我身边的每一个中国人一样。陈同学似乎忘记了一句虽然土点但屡试不爽的老话:好的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不用稀饭(陈冠希的粉丝)说话,自然有人为陈冠希帮腔。“毕竟是HIP-HOP嘛,不是咱们的东西,黑人玩这个天生比我们厉害”。但我更想透露的是,也许陈冠希最近事业的重心并不在音乐上,就像当晚他信誓旦旦地对我们一众媒体表示:接下来要拍两部好莱坞大片,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人用心起来同样可以拍出好电影。
说实话,每当听到这种豪言,多少会心潮澎湃一阵,不过这回转念一想,陈冠希原本不是歌手出身吗?怎么歌手就不肯“用心起来”搞搞音乐,反而要去“用心”折腾电影呢?并且,我有理由怀疑陈同学说此话的可靠性。当晚有媒体问道Edison接下来的打算时,他首先提到的也不是电影,而是“在上海再开几家餐厅,几家公司,把生意做大”。并且他自己也承认,最近两年只拍了4部戏,发过1张专辑,全因为将时间都放在“打理生意”上了。
我没有怪罪陈冠希的意思,从现场记者的反应上看来,大家对此类事情早已司空见惯。当好莱坞明星演回电视剧都被称为“跨界”时,我们的陈冠希们早已习惯于奔走于大小荧幕、舞台和账本之间,并以此证明自己勤力。的确,“明星也是人”(陈冠希语),当下正值唱片行业不景气之时,为自己另谋赚钱之道也是理所当然。唯一受苦的只是我们听歌的人,你有没有在某部大片中演激情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歌确实不能让我萌发买CD回家的冲动。
当晚音乐会现场有KanyeWest的专辑出售,100块港币一张,不算便宜,但购买者(据记者观察大部分都是香港人)依然踊跃。如果陈同学看到这个情况,不知道会不会收回之前的评论。“进军好莱坞”口号响亮却并不容易,不可能靠一部片子或某个称号就从此青云直上。看看前辈发哥吧,如今在北美有多大市场?况且人家发哥不唱歌,按照概率学分析,起码夺影帝的机会比小陈还大一倍。
欢迎来稿,见报作者如没收到稿费,请致电编辑联系。 xkbfkb@yahoo.com.cn。
(紫/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