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论:将有更多的北大女生出来践踏金庸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9:22 国际在线

  作者:钱迩

  终于轮到金庸了。

  在金庸和古龙的武侠世界里,有过很多个天下第一出现,曾经有一个,对刚刚将自己赶下“第一”宝座的后辈说,你当了第一,但是你不会因此而快乐多久,因为你在接受天
下景仰的同时,也将成为天下公敌,每个想扬名立万的人,都寄希望于某时某地将你打败,从而更快的功成名就。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就是江湖。江湖卧虎藏龙,要想在这个江湖扬名立万,杀一百个三流高手,当然不如杀一个谢晓峰来得实惠快捷,践踏者前辈的尸骨,当然比自己垒土更容易爬得高。

  所以,每个前人,都将成为后人践踏的尸骨,现在,是金庸走到了这一步,或者说,这一次,是这位北大女生,明确的说,我将踩着金庸的尸骨往前走。

  踩前辈尸骨的步伐,无非有两种,一种是郭靖式,学习前辈的武功,博采众之所长,走到前辈的前面,用青春和岁月,去继承和发扬;另一种,是荆无命式,寻找前人额武功秘笈,然后不断的找高手比武,用前辈的鲜血将自己的剑浸泡得更加锋利。

  有那么一些人,是选择的前一种,当然更多的人是扛着前一种的牌坊,比如很多所谓的红学家金庸学家之类;北大女生,则是选择的后一种。前一种比较累,而且有太长的时间默默无闻,郭靖到第三次华山论剑的时候才排上中原五绝;后一种就便宜得多,至少名利来得更快,不至于那么寂寞。而且,和武林不同的是,身在文学界,因为文无第一,高低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即使被践踏的金庸,恐怕也只能微微颔首,说,后生可畏,勇气可嘉,诸如此类,所以选择第二种,决不会如同荆无命一般随时都可能没命,反而能以勇者的形象,快活的去决斗风筝。

  这位北大的女生,将自己比喻为“宋代的诗人”,将“金庸们”比喻为“唐朝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诗人几乎和我们面对一样的情况,他们面临

唐诗的文化压力、面临李杜创造的诗歌高峰,这比我们今天面对金庸、古龙的高峰还要沉重。但是他们一直在希望超越。如果他们只说高山仰止的话,那么连成为苏轼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这是很对的,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这样的精神,不可以被否定和压抑,当然我也不用像中学生作文一样举很多名人事例来佐证。

  而且我也可以断言,这位女生对金庸肯定是如她所说,“怀有很深的敬意”,估计也是尊敬了很久,在中学时代就开始模仿着写武侠,后来发现自己的书也开始出版了,这种尊敬就开始成为场面上的话了,不就是打打杀杀奇遇艳情么,容易得很。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武侠作家,号称要突破金庸古龙的新派武侠,开创更新一代的武侠世界,他们的开创方式,就是把“道”换成“说”,然后用了一些比较

散文化的语言而已,的确很容易。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个性化,当然这很好,整齐划一是很缺乏审美的。只是,有太多拿无知当个性,让人很是哭笑不得。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种稻子的时候,不可能没有杂草。

  这位打算践踏金庸尸骨的北大女生,另一番话让我特别感兴趣。她说:“新武侠是一个革命的传统,还珠楼主革了三侠五义的命,金庸又革了还珠的命,才有了今天的武侠。如果总说一些谦虚的话,高山仰止什么的,无法超越什么的,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要超越前代,这才是对金庸先生的不尊敬。”请允许我先虚伪的再次为她的这种勇气鼓掌。

  然后嘛,让我再学习中学生作文,来引用一句名人名言,大约是,空心的谷穗总是抬头向天,饱满的谷穗总是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她的母亲。无论是还珠楼主还是金庸,当年在开创一个时代的时候,都并没有首先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时代革命者的形象,更没有豪言自己就是文学的救世主,因为那样的打造形象,其实与学问本身无涉,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需要,就像古往今来的各种革命领袖一样。北大女生的这种豪言壮语,其实对于她本人的写作水平,不会有什么帮助,也更加无法因此而让自己的武侠世界,真的就笑傲金庸的江湖。

  文人大约都有这样的一个通病,自负清高而又自卑媚俗,总将自己打扮成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动不动就是治国平天下,但是骨子里面却抱着“货于帝王家”的信条,时刻准备着向高于自己的人和势献媚。因为文字本身的苍白,导致文人的虚弱,窃以为这也是千秋文人侠客梦的一大主因。金庸不例外,所以他要改写韦小宝的结局来迎合主旋律;将践踏着他的尸骨前进的后辈也不例外,所以那位北大女生还得唯唯诺诺的先声明对金庸深深的敬意。

  有人的地方,就有这般卧虎藏龙的江湖,就有更多的“北大女生”,将践踏“金庸”的尸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