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首届穗港澳大学生诗词大赛落幕 港澳学子诗词素养好过内地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0:47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黄长怡)“百世纷纭朝象塔,孑身零落向蓬蒿。”“不怕人间离梦苦。只怕眠时,竟把佳音误。”……这样的诗词句子,不是唐宋古人写的,而是出自当下大学生之手。日前,由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澳门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国文体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穗港澳大学生诗词大赛决出赛果,将在12月9日举行颁奖仪式。这个活动吸引了几百位学生参赛,使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穗港澳这三个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里,仍有不少大学生对古诗词情有独钟。

  格律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次比赛从9月份开始,参赛者包括广州、香港、澳门三地的在校大学生,评委也由三地大学的教授专家组成。为了确保评选公正,整个评审过程采用糊名方式,评审结果先于网上公示,主办方又分别约见获奖者,以确认作品的真实性。共有567篇作品进入了初赛,经过四轮评审得出最终的结果。比赛分为诗组和词组,其中诗为限韵的五律或七律,词牌为《蝶恋花》,题目则任由学生自己发挥。让评委们惊奇的是,参赛与获奖的学生包括理科、工科、医科、文科,并不是预想中中文系学生一枝独秀的局面。

  评委收到的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言志的内容,不过也有学生把现实生活的内容带到诗词中。大赛承办方负责人、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认为,这样的作品能入选主要是评委们欣赏他在选材上有社会新意和时代感受:“古诗词不是只能写风花雪月,也可以描写当下的人、事、物,应该鼓励学生这种创新精神。”

  此次比赛把关最严的是“格律”一项。规程中有明确的要求,对诗词的用韵、平仄规定得很详细,所有违反格律的作品一概没有获奖资格。吴承学介绍说,有一首诗本来已被评为冠军,但后来发现有两个字不合平仄,当即取消了成绩。

  “对古诗词来说,格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学写古诗词首先就要弄通这个问题。”吴承学解释道:“诗词格律看似复杂,其实只要下功夫学,并不难弄懂,而且是有书可查的。”

  “小众的东西也许更长久”

  在通俗文化、快餐文化为主流的今天,这样的古诗词活动,虽然吸引了很多学子的目光,但依然带有明显的“小众”味道。对此,活动组织者们并不讳言。

  评委之一、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认为,古诗词作为一种高雅文化,注定了关注的人不会很多:“这样的文化属于‘塔尖’,而像易中天、安意如那样的文化形态属于‘塔座’。塔座面对的是更大的社会受众面,但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往往是塔尖上的东西。小众的东西也许更能长久。古诗词在中国上千年历史,现在虽然处在文学舞台的边缘,但它有它的生命力、表现力和张力。这样的活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一定的影响,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古诗词、学写古诗词。同时通过古诗词,唤起现代人对古典人文精神的审视和关注,这就很不错了。”

  记者了解到,主办方有意将穗港澳大学生诗词大赛办成一项传统赛事。

  文化精英要传承精英文化

  这次比赛让人们注意到内地高校在古典诗词教育方面的缺失。“香港、澳门不少高校把格律诗写作当作必修课程。在香港,大学生诗词比赛已举办十多届了,传统深厚,但在内地高校,甚至中文系也缺少教授古诗词实践的课程。”吴承学教授介绍说:“内地高校对古代文学更多是介绍知识、鉴赏精品,没有教学生怎么写诗写词。从参赛的作品看,港澳大学生对诗词格律的掌握普遍要比广州大学生要熟悉,这反映出我们教学体制的差距。”

  近年,中山大学中文系实施了“中国文学的传统与实践”课程改革计划,黄天骥、张海鸥等教授在学校开了古诗词创作的公选课,吸引了很多学生听课,甚至有外校的学生也慕名而来。去年中山大学成立学生社团“岭南诗词研习社”,也吸引了不少对古诗词感兴趣的学生参加。

  吴承学认为,古诗词教育应该作为精英教育的一部分被充分地重视起来:“我们的理念是文化精英要传承精英文化,要让大学生具有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不能只教学生写公文这样的谋生技巧,也要让学生学习古诗词这类

传统文化精华。这虽不是一出学校就能用上的实用技巧,但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用不可忽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