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艺术节群文活动中,农民画被摆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金山区政府在外滩18号时尚之都举办“金山农民画30年回顾展”;宝山杨行镇邀请松江及江苏淮安与邳州、浙江临安与舟山、陕西户县、河南内黄、山东日照等地画乡的农民画家,集聚杨行,不仅展出作品,还就农民画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土不溜秋”辉煌海内外
用“辉煌”总结上海的农民画发展一点也不为过,诞生“金山农民画”的金山、“杨行吹塑版画”的宝山和“松江丝网版画”的松江先后被文化部评为“绘画之乡”、“艺术之乡”。金山农民画发展30年,踪迹遍及海内外,先后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杨行吹塑版画和松江丝网版画突破传统材料对版画的制约,利用吹塑纸、丝网的特点,为版画创作开辟了新天地,成为更宜普及和走向群众的画种。同时,这些由千姿百态的民间彩灯、彩绘龙船、渔民灶头画等传统民间艺术沉积而成的“土不溜秋”的东西,想象丰富,拙中藏巧,富有诗意,也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农民画要与时俱进
辉煌只代表过去,明天的农民画该怎么办?金山和宝山区政府分别邀请了美术界、文艺评论界和兄弟省市的农民画家“会诊”,首要问题是都市化进程向农村大大推进,大片农田变成了城镇,农民画还画些什么?
首先,“还是画老百姓自身的生活,随自己的心愿表达,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专家指出,今天农民的审美与30年前的不一样,农民画的题材内容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也要与时俱进。但有些绘画的核心元素,如跳跃式的创作思维、夸张的造型、原色调的色彩等不能变。农民画有个经典范例,画脚盆及盆中的鱼,画了盆就看不见鱼。画家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盆竖起来,不仅能见盆也能见鱼。外国评论界认为这是反透视原理的典范,是返璞归真回到了事物的原点,而被称为“中国的马蒂斯”画风。如果丢弃了这些核心元素,也就不成其为农民画。
其次,为了提高农民画水准,要不要实行“辅导员制度”?认为“需要”的理由:农民画家以农民妇女为多,在风格的总体把握上、审美的理论知识上有局限。对他们来说,艺术的自觉需要外在的启发。由于近年来“辅导员制度”的缺位,填补这个位置的是市场的引导作用,什么好卖就画什么。长此以往,农民画就会成为行画的代名词。认为“不需要”的理由:“辅导员制度”会导致农民画的类同化。不过,专家还是指出,农民画家毕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只要辅导得法,“辅导员制度”还是提高农民画质量的一个好办法。
也有人认为农民画复制太多了。其实传统的民间艺术都是复制的,如年画、灶壁画、剪纸等都是成批成批地复制。同时,这也是现实的需要,农民画家不可能天天创作出新作品,而农民画价格低廉,不少农民画专业户靠此养家糊口,不复制也不行。关键是要鼓励原创,引导农民画作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原创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