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奥尔特曼退休了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1:00 新民周刊

  曾有人在片场问这位移植心脏十余年的老导演“什么时候退休”,他反问:“退休?你说死吧?”——现在,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退休了。

  撰稿/卫西谛(影评人)

  从朋友的电话里获知罗伯特·奥尔特曼去世的消息时,真是有些意外和感伤,不久
前才看过他的新作《牧场之家好做伴》(2006),没有想到这部电影竟然成为他的遗作。奥尔特曼的创作生涯同时获过戛纳金棕榈奖(《M*A*S*H》)、柏林金熊奖(《西塞英雄曲》)、威尼斯金狮奖(《短片集》),获得这么高的荣誉的导演迄今只有他与安东尼奥尼两人。但他也是比较容易被影迷忽视的大师,原因并非他的作品中蕴涵深奥的哲学思想或者激进的电影语言实验,而是他的叙事方式——开场就有大量角色纷至沓来,对白频繁却又被旁边的声响所淹没——可能会造成不适应和不耐烦。奥尔特曼的多数作品,都在对美国社会、政治、历史进行嘲讽式的批判。没有人能将“群像戏”拍得如奥尔特曼那么迷人,他总是用丰富的细节展示给我们看某个行业、某个阶层、某个团体的真相。

  和很多人一样,我真正接触奥尔特曼的电影是他1990年代的作品,然后再回头去看他70年代黄金时期的代表作。对于刚接触他的作品、不明就里的观众而言,奥尔特曼的电影最大的号召力就是明星,一大群明星。我常觉得:电影史上善于使用某个大明星的导演有许多,而善于使用一堆大明星的导演只有一个,那就是奥尔特曼。在他的电影海报上,总是留着一串星光耀眼的大牌的名字,他们要么是获奖无数的演技派,要么是身价上千万的大明星。他的作品几乎每部都像《云裳风暴》(1994)那样云集马尔切洛·马斯特罗安尼、索菲亚·罗兰、朱莉娅·罗伯茨、蒂姆·罗宾斯、金·贝辛格等一干巨星。但在奥尔特曼的影片中,他们永远得不到明星的待遇,他们永远只是一个角色。在作品《大玩家》(1992)中,一个编剧大谈自己的剧作,叫嚣着“不要朱莉娅·罗伯茨,不要布鲁斯·威利斯,不要happy-ending,不要明星”,但最终我们看到的这部影片(戏中戏)拍摄完毕时,不仅有一个happyending,而且朱莉娅·罗伯茨与布鲁斯·威利斯真的出场时,不禁哑然失笑——没有比这更绝妙、更尖刻地对明星制的讽刺了。奥尔特曼平生最擅长的就是这种一针见血的反讽手法。

  奥尔特曼最初的影坛地位和个人风格是通过《M*A*S*H》(1970)以及《纳什维尔》(1975)确立的。前者是关于朝鲜战争的闹剧,后者是关于政治选举的闹剧。在1970年代他不遗余力地戳穿美国政府制造的种种假相与谎言,甚至公开宣称“每次看到美国国旗迎风飘扬,都觉得是个笑话”。在银幕上,奥尔特曼总是在固定的时间内,通过追踪大量人物的行动和话语,交织出一幅关于真相的风情画。1990年代,奥尔特曼从戏剧与电视界重归影坛之后,批判的矛头从美国政治指向了中产阶级生活。有人称他的名作《短片集》(1993)为南加州生活画卷,他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对影片中出现的10个家庭进行了描述,成功地对美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家庭生活与男女关系进行了一次透视。而他的影片的结局总是具有颠覆性的,比如批判时装界的《云裳风暴》的最后安排了一场完全不穿衣服的时装发布会;批判好莱坞的《大玩家》中杀死编剧的制片人最终不仅成功逃脱法网,还将死者的爱人勾搭到手,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拍完杰作《高斯福德庄园》(2000)之后,奥尔特曼最后的两部小品式影片《芭蕾人生》(2003)与《牧场之家好做伴》,分别将大段的现代芭蕾和乡村歌曲插入到影片中,在视听上都是非常优美的作品,但是没有了往日的尖酸刻薄。以前有评论家看完他的《没有明天的人》(1974)的结尾之后说:奥尔特曼的整套艺术手法最终目的是想说明,人生只不过是一些画面上一无所有的图画。以往给人的感觉是,他觉得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每个人不过是尘世间装模作样的过客而已。但是最后两部电影却给人以温暖与达观的姿态,尤其是遗作,奥尔特曼坦然地谈到了死亡:影片中一位老歌者,在演唱完最后一支歌后,等待爱人前来幽会时安然逝去。

  曾有人在片场问这位移植心脏十余年的老导演“什么时候退休”,他反问:“退休?你说死吧?”——现在,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退休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