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引入“春运是否应涨价”等辩题——民生话题辩论挑战荧屏“选秀”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7:50 东方网-文汇报

  昨天,一场关于“春运是否应该涨价”的辩论,拉开了第十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的战幕。本周,汇集上海的全国8所知名高校的辩论队,还将就“银行跨行服务收费是否合理”和“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歧途还是捷径”等社会话题展开辩论。尽管坦陈如今的大学生辩论赛没有十多年前热火,评委召集人、华东师范大学吴刚教授依旧表示,利用电视平台辩论民生和公众话题,就是想向某些不健康的“选秀”类节目所散发的“媚俗”倾向宣战。

  严肃知信风格不变

  除了昨天亮相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此次辩论赛还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而辩题还包括“博客写作的版权”、“研究生教育资费”等时下热点话题,决赛更是锁定了“衣食足”与“知荣辱”关系的大命题。主办方上海教育电视台不仅将从今晚10点开始播出比赛实况,还将启用东方网的网络平台,让社会公众可以参与辩题的讨论。

  除了以社会热点吸引观众参与,本次辩论赛的形式也颇活泼。选手可以表演小品,可以转换立场发言;评委也直接点评现场亮分。主办方表示,每晚10点档播出的比赛实况,不得不在内容和形式上考虑观众收视,但是开展12年的大学生辩论赛,将保持严肃知信的风格。

  吸引公众集体思考

  “很多话题可以从经济的、伦理的角度来解读。而解读角度的不同,往往可能产生冲突。”来自

复旦大学的评委王德峰教授表示,辩论中的“冲突矛盾”,很多是全社会正在思考的命题。

  “重内容去空谈、讲道理而不矫情”的辩论演讲和公众讨论,在廓清事实真相的同时,也想以鲜明的风格,挑战现在电视节目媚俗的“泛娱乐”倾向。“目前全国50多家电视台,同时在黄金时间‘选秀’。其中有部分‘媚俗’的选秀节目给年轻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选秀节目把深刻平面化、把表象本质化,对社会有误导。”

  吴刚表示,“借助电视媒体,让年轻人和社会大众,从对关注‘秀’转而参与讨论民生和热点问题,这种‘集体思考’的意义,也许将超过辩论赛本身。”

  本报记者王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