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两位铁腕宰相的PK(上)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9:56 南方都市报

  晚明落晖□十年砍柴专栏

  晚明从万历元年(1573)到崇祯帝上吊的崇祯十七年(1644),短短的七十一年里,明朝从余晖满天的回光返照,很快就走向了天崩地裂的灭亡。

  张居正的新政,被认为是造就明朝回光返照之辉煌的主要原因。张能大权独揽,主
导改革,首先是因为他在万历帝刚刚登基时,和另外一名铁腕宰相高拱的PK中胜出。

  高拱,字肃卿,河南新郑人。《明史》说他“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属于那种牛皮烘烘的人,做他的同僚或下属,基本上会觉得不太舒服。他是张居正的前辈,曾经做国子监祭酒时(最高学府的校长,正四品),张居正在他手下做司业,隆庆帝还是裕王时,两人都是裕王府邸的讲官。应当是彼此熟悉,知根知底。

  张居正,字叔大,湖北江陵人。《明史》说他“勇敢任事,豪杰自许”,和高拱一样属于那种敢为天下先、性格刚硬而才能出众的政治强人,然而他“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测也”。这点高拱所不能及,高手过招,一点差别就会决定胜负,高拱和张居正相比,落败就在他不够“深沉”的性格上。

  嘉靖帝驾崩后,当年在皇帝龙潜时做过讲官的高拱、张居正两人都得到了重用,顺理成章入阁,但高拱排名在前面,是内阁首辅。做了六年皇帝的隆庆帝,于三十六岁的盛年驾崩,继位的万历帝只是个十岁的小孩,先帝遗诏命高拱、张居正做顾命大臣,一起辅佐小皇帝,另外两个列入遗诏中顾命的一个是从小照顾万历帝的大伴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冯保,还有一个是文渊阁大学士高仪,但性格仁厚而本分,他是被高拱举荐入阁的,但他秉承的是明哲保身之术。

  如此局势很明朗,内阁中两大顾命大臣高拱、张居正好似火星碰地球,都是要自己说了算,不甘为人下的主,一山不容二虎,他们的冲突是必然的。在万历帝登基前,两人已有矛盾,高拱报复了张居正的恩师、致仕在家的前首辅徐阶,而且对张居正和大太监冯保关系亲密很是痛恨。

  结交宫中太监,是明朝对大臣的一条禁令,皇帝担心内外大臣勾结,左右朝局。但官场上的事情,说归说,做归做,尤其在太监专权的明朝,没有内应,外廷大臣将举步维艰,因为大太监掌握有关皇帝的一切信息,他们和皇帝朝夕相处。万历帝的父亲隆庆刚当皇帝时,张居正早就看好照顾太子起居的冯保,百般结交,这个道理很简单,太子登基,陪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太监一定会受到重用。而高拱正相反,他要千方百计遏制冯保的权势。——应当说,高拱这样做,更符合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教导,不许太监干政,是真正为大明朝考虑。但当时,大明已建国两百余年,太监干政成为惯例,明智的选择应当是尊重现实。

  隆庆帝在位时,冯保已经是宫内太监的二把手,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也就是说他掌握了令百官十分恐惧的特务机构——东厂,东厂是皇帝私人武装,可以不通过朝廷的司法机构——刑部,自行侦缉、逮捕、关押人犯,到后来都能左右审判了。恰逢宫内太监最高职位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冯保作为二把手,本可以顺理成章地升任,但高拱担心他难以控制,向皇帝推荐了另一位太监陈洪担任此职,而陈洪能力实在太差,不久罢职。高拱干脆将冯保得罪到底,又绕过冯保推荐了另一人,可想而知冯保能不对高拱恨之入骨?

  隆庆临死前,遗诏让冯保晋升为掌印太监,入顾命大臣行列。对这样的遗命,高拱心里很是不服气,认为大明二百年来,没有太监升任顾命的规矩。但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因为正是先帝的既定方针,没人敢违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