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鳌拜引专家争议 尤小刚:某些史学家治史不严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1:19 燕赵都市报

  尤小刚秘史系列的第四部《康熙秘史》在北京开播不到一周,收视率就居高不下。然而,热播的同时该剧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有历史学家专门撰文分析,称尤小刚"鳌拜是忠臣,不是奸臣"的论调是为了炒作,并非历史实情。尤小刚专程接受了采访,并按历史记载一一分析情况,尤小刚说,站在观众的立场他可以接受批评,但如果对方站在历史学家的立场上,就不能"只说其一,不说其三","我们对鳌拜的描写是有历史根据的,这个鳌拜绝不是戏说!"

  历史学家:鳌拜显然是奸臣

  某历史学家在评论《康熙秘史》时是这样说的,“《清史稿·列传三十六·鳌拜列传》中,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鳌拜是如何飞扬跋扈、架空皇帝、党同伐异、恣意妄为的……朝廷大事,包括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内阁大臣或部长)等的任免,都由他和几个哥们儿在他家里密谋决定,根本不用和皇帝或太后商量。这等作为不叫奸,什么才叫奸?”该历史学家还分析,“康熙只是因为没有忘记鳌拜曾经为大清王朝的建立所做出的贡献而重新给他和他的家族爵位,念他早年的好并没有忘他晚年的坏。”

  尤小刚:我也苦读过清史

  尤小刚接受采访时,很郑重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历史学家是老师,是历史方面的权威,我们在这方面不能和他争,但我们要说的是,《康熙秘史》这样描写鳌拜是有历史根据的,绝不是戏说。”据尤导介绍,为了这部戏,他和编剧也专门研读过清史,并搜罗了各类有关鳌拜的历史资料,“鳌拜被擒拿是康熙发动突然袭击造成的,鳌拜并无谋反之意,否则,鳌拜手握军权,岂能束手就擒?鳌拜被擒之后,康熙召集群臣廷议,人人皆言鳌拜其罪当诛,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康熙令鳌拜脱下上衣,历数鳌拜身上三十六处伤痕的来历,并当场赦其死罪。康熙52年,康熙加封已经去世多年的鳌拜为一等男爵。这都是历史中明确记载的。”然而,尤小刚强调的是,后面历史学家所谓的“念他早年的好并没有忘他晚年的坏”这句话是史料上没有的,“这些话是你说的,不是历史上的,怎么能把史料上没有的东西强加进去,这至少说明你治史精神不严。”

  尤小刚:某些史学家以偏概全

  尤小刚说,他们在详读了《清史》后,又查到了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为父皇康熙起草的《神功圣德碑碑文》,洋洋数万字尽数康熙一生的功绩,但是只字不提擒鳌,非但如此,雍正皇帝还加封鳌拜为国公入宗庙,到了雍正9年,更给鳌拜加谥号为“超勇”,世袭罔替,也就是加封了子孙,“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清政府对鳌拜的平反是很彻底的。至于说朝廷大事,他和几个哥们在家密谋难道就说明了鳌拜是奸臣?他当时是辅政大臣,又是一个武人,他在家里决定一些事情对他来说很可能只是为了方便,他就没想那么多,怎么就此说他是奸臣呢?

  尤导说,《康熙秘史》中确实有很多的情节、对白是虚构的、想像的,因为这是电视剧作品,需要艺术创作,比如鳌拜心灰意冷,想告老还乡,这就是他们的艺术想像,“但我们遵循的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些人物的性格是我们根据史料得出的合理分析。某些历史学家不能只说其一,不说其三,以偏概全,妄下判断。”

  (赵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