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细说长征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17日10:25 上海青年报

  □米蒂安

  崔永元说:重走长征路之前,他关于长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爬雪山、过草地”六个字上。如果好好回忆一下,还能想起年幼时语文课本里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最最感人的,要数“金色的鱼钩”了。老班长在牺牲前嘱咐红军小战士帮他交党费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在这本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由吴东峰、朱继红编著的《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一书中,看到这样一段描写临死红军的文字:“有的战士走着走着,突然间就倒下了。我们赶快跑到他们跟前,只听他们低声念着家乡的名字说:‘告诉我的亲人,我死了。’就这样离开了我们。”让人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听两位研究党史又有着军旅背景的朋友推荐说,这本书可能有比较高的历史价值。

  首先因为它的真实。这本书引用的材料,主要根据长征亲历者的日记、回忆录、回忆文章、访谈录等;或有关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回忆录、传记等;或有关记者、作家直接采访长征亲历者的著作和文章。总之,其他来源的材料,也都经过了史料的旁证。在引用材料的过程中,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考量原创作品的异同,分辨虚实,还剔除了浮言赘语,全以叙述事实为主。

  这本书不光材料真实,而且在革命题材类书籍中,它的写法很新颖。整本书以情节不连贯的一个个段落连缀,展示了长征途中的一个个细节。作者自序的标题是“细节是历史最丰富的表情”,直接定义了这本书的特点。一开篇,他这样描写毛泽东:“长征之初,毛泽东四十岁。他双颊深陷,憔悴消瘦,黑发长得几乎齐肩,两眼炯炯发光,颧骨高耸,看上去很难受。他患疟疾,经常复发,一病数月。”在写到朱德时:“马海德医生回忆朱德在会宁会师时的情景:‘他瘦得像个精灵,可是身体强壮结实,长得满脸胡须,穿着一身破烂皮袄。’”作者用历史记忆中的“最小的组成单位”,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长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政治、军事、后勤等等方面的最原始、最真实而又最形象的文本。从长征器物、红军食谱、病历、女性、外国人、歌谣等读者最关心又被忽略的日常性叙事、散点细节入手进行了历史信息资源的重新整合,让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的文字干净洗练,称得上顶呱呱的地道好中文,且很有点春秋笔法的造诣。犹太大屠杀幸存者、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力·维塞尔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构成历史。”堆砌历史的砖瓦是一个又一个活脱脱的生命,生命的背后是一日复一日的生活细节。这就是这本细说革命的书,所蕴含的人本意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