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忆陈雷同志二三事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2:30 黑龙江日报

  杨德彬

  陈雷同志病逝了,噩耗传来,心情十分沉痛。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一位可尊可敬的老领导。他那音容笑貌还浮现在我眼前;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和立场以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给党员干部做出了榜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一)

  记得那是1976年的春天,陈雷同志从文革中“解放”了,被省革委会指派到哈轴承厂蹲点调查研究。我当时作为厂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抱着毕恭毕敬的心情,欢迎他的到来。经党委研究决定,对他予以照顾,吃饭在招待所客人小食堂,给他准备一间办公室,派车接他上下班,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在文革中挨批判,蹲了多年“牛棚”、监狱,几乎与外界隔绝了,很需要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充实自己。他说,共产党这条鱼离不开水呀。以后他就一头扎在生产困难多、任务重的二分场,天天带着饭盒,坐通勤车上下班,和职工同吃同劳动,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老陈同志”。

  那时,“四人帮”正批判“唯生产力论”,闹得人心惶惶,生产陷于混乱。工厂开始批判“唯生产力论”时,职工们都问老陈这是怎么回事?陈雷同志见此情况,到办公室找我,言词婉转地说:“德彬啊,我可是有话不得不说呀,工厂是搞生产的,本来就是生产力嘛。列宁说,生产力就是工人和劳动者。怎么能批呢?你说是不是?我表示对批判“唯生产力论”也想不通。他很理解我当时的处境,大声说:“批判唯生产力论,就是批判生产者自己,就是破坏生产!是违背党的八大精神的。”在他的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启发下,我理直气壮地将工作重点放在抓管理抓生产上,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效。我们的心相通了,到了无话不说的程度,他常提醒我工作上要注意的问题,特别强调要关心职工的住房等生活问题,多办实事。

  有一天,他来找我,

幽默地说:“我的饭盒找不见了,吃饭成了问题,听说你们回民食堂搞得挺好,让我尝尝咋样?”我说过去我们安排你吃小食堂都不干,现在咋又找上门来了?他笑笑说:“现在我了解你了,才不分彼此嘛。”一顿两合面的馒头,白菜豆腐汤,使我们更加知心了。他一面吃饭一面和我讨论办好食堂的事,他说回民食堂办的好,回民职工满意。我说也有职工反映是因为书记是回族才办的好,我还想撤了呢。他说这个想法可不对,这事关系到落实民族政策的大问题,很重要,只能办好,哪能撤呢?

  (二)

  陈雷同志主持省政府工作后,就把目光放在发展基础工业的大项目上。他认为,黑龙江是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装备条件好,科技力量雄厚,在改革大潮中应做出更多贡献。使我记忆犹新的有这么几件事:一、减少“东煤西运”,解决我省东西部地区燃料布局不平衡问题。工业大发展,动力是关键,但我省东部是产煤区,而一些大工业都在西部,工业和民用燃料都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政府决定恢复建设两条地方铁路,一条是从嫩江到黑宝山,一条是从北安(龙镇)到黑河。陈雷同志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迅速落实两条铁路的勘测、设计、施工等问题,决定成立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指定省政府大项目办公室负责协调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在哈尔滨铁路局的有力配合下,奋战了三年完成了两条路线的施工任务。1989年建成通车,加快了黑宝山煤矿年产80万吨露天矿的投产和居国内第二位的多宝山铜矿的扩建,极大地缓解了“东煤西运”的紧张局面和西部地区用煤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经贸、旅游大通道和西部地域经济的发展。老省长在嫩北铁路通车典礼大会上兴高采烈地说:“当年‘东煤西运’制约着西部经济发展,今天西部有了自己的铁路运输线和煤矿,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二、建设第三电厂。上世纪70~80年代,黑龙江电力供应异常紧张,严重困扰着全省的工业发展。陈雷同志非常重视解决我省电力紧张问题,他根据我省煤炭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电力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七五”期间就曾对机械厅领导干部说,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挥大企业优势上,他亲自到机械厅和领导班子一起研究,如何让三大动力厂在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上下功夫,走自我创新的道路,为国家重点建设做贡献。在陈雷同志和时任主管工业的副省长鲁光同志共同筹划指导下,机械厅从三大动力抽调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组建六十万千瓦火电机组办公室,进行国产六十万千瓦机组的设计、配套和开发工作。他亲自到办公室询问工作进展情况,检查指导工作进度,帮助协调解决设备配套等问题,还亲自批准工程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到国外考察。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三大动力厂成功地生产出国产第一台六十万千瓦火电机组,经国家计委批准,安装在哈尔滨第三电厂。接着又安装了第二台六十万机组,投产后不仅缓解了本省电紧张局面,还支援了辽、吉电网。也促进了我省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大庆等地方电力工业的发展。三、力争大庆三十万吨乙烯工程上马。1977年,国务院批准把第一套引进的三十万吨乙烯装备建在大庆。后来因为国民经济“软着陆”调整,情况发生变化,国家有关部门动议将此设备从黑龙江调到外省。老省长得知消息后十分焦急,立即组织由大庆、省计委、

化工厅等部门的代表参加并亲自带队到国家有关部门据理力争,将乙烯设备保留在大庆。他指出,大庆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基地,依托大庆雄厚的石油资源,让乙烯装备的“屁股”坐在大庆油田上是最有利的。他还表态从地方财政拿出一亿元人民币,保管好这套进口设备,待国家形势变化后再上马。后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小组来大庆进行两次经济技术论证。时任石油部长的康世恩同志最后批办:三十万吨乙烯“屁股”还是坐在大庆油田上好。

  1981年9月,国务院决定三十万乙烯在大庆复建,工程总概算为五十四亿元。经过中央和省政府的共同努力,乙烯一期工程于1986年投料试车成功,二期工程于1988年7月建成投产。目前大庆已经完成了三期工程改造,年生产能力已达百万吨。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大庆石油总厂形成了具有炼油、化肥、化纤、化工四大产品系列的特大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看到乙烯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国内外市场时,老省长说乙烯建成贡献大,龙江经济发展有希望了,并奋笔题诗:

  阳春芳草绿痕芜,雨落关山光木酥。

  似海油涛香万里,如林井塔壮千夫。

  多娇英杰功勋伟,不尽人才业绩殊。

  除却污尘清腐败,昂然阔步迈宏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