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海浪河边话古城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2:30 黑龙江日报

  关治平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田野里一片金黄,一块块的庄稼都已经成熟,阳光也温暖了许多,不再像夏日那样炎炎酷热。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位于海林市旧街乡的宁古塔旧城遗址。

  登上旧街村东面的山上下望,宁古塔旧街,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周围已经是红瓦红墙的新房。向北望去,一个酷似馒头的小山立在海浪河边,如同拔地而起的突兀。再看四面,群山连绵,如同群龙在奔腾、嬉戏,一峰高过一峰、一岭高过一岭,群峰连绵大有龙盘虎踞之势。

  走近旧城,与民房相伴左右的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立在路边,这里就是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石碑的后面有株二百多年的老榆树,枝虬干老历尽沧桑。向北和向西,还有高出地面4~5米、底宽7~8米的土墙,这就是当年宁古塔城城墙,全为土筑夯实。而西面南面的城墙已不见踪迹,秋日的阳光下,到处是一片片正在等待收割的庄稼。城西北面不远处便有一条水不多、河面也不宽的小河,这就是著名的海浪河。

  看着我眼前的土墙和老树,我怎么也不能将其与清初叱咤风云、统御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乃至东海广大地域的将军衙门联系起来。宁古塔旧城的土城很小,当年流人们称之为石城,当年筑城时,墙底垒石为基,由黄土分层夯筑,每个间层还横垫小圆木棍。这个城是正方形的,每个边长为171米,城内面积2.9万平方米,尚不足当今农民的三垧地。而这里就是真实的宁古塔旧城,三百多年前的宁古塔昂都章京,宁古塔等处将军就镇守于此。驰骋疆场的一代名将沙尔虎达、巴海曾生活在这里,乌苏里江、黑龙江两岸所居的达斡尔、赫哲、锡伯、鄂伦春人每年向朝廷朝贡的物品都要定时送到这里,然后再转运至北京。

  旧城实在太小了。城虽小但功能完备,而且负有大责任,从清顺治年间一批又一批的流人被谪戍这里,随之而来的是大批汉人家属也迁徙到这个小城。城里住不下,于是又在周围开辟新的居址,西面就有了蛮子城(今满城村)和养马城等,当时北方人称关内流人为南方蛮子,著名的流人吴兆骞、张缙彦、杨越、方拱乾等人都是先来到这里后又随宁古塔将军迁入新城。曾经赶走荷兰殖民者,固守台湾与清朝廷抗衡的明朝大将郑成功的父亲郑之龙、叔叔郑之豹及其家属均被流放到这里,所以古城虽小,承载的历史并不缈小;古城的时间虽短,从1636年兴建到1666年迁往新城(今宁安市),不过三十年,却留下许多历史的坐标,后人看来小城似金,珍贵几许;记得不久前两位清史专家来到这里,他们仿佛了却了多年的夙愿,从文字上的宁古塔,见到真实的宁古塔,就似这城边的海浪河水,流淌着历史的文脉,长久不息。

  古往今来,这海浪河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这就是当今满族人的祖先,肃慎、挹娄、靺鞨、女真等,他们以流淌在这块土地上的海浪河水为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先人。海浪河是牡丹江的最大支流,金元时称“孩懒水”,明以后称“海兰河”、“骇浪河”,清初发配这里的流人张缙彦在他的《宁古塔山水记》称之为“海郎必喇”,还有的文章中将其称之为“柳河”。实际上述这些名称都是满语的发音转换的,其意为“榆树”,这就是海浪河的源头为其上游五常市与宾县的“榆树林子”,史称“海兰窝集”。

  海浪河边唐渤海时期的靺鞨人在这里生活过,金代起事的完颜部族也生活于此,完颜部迁走后,又来了乌林达部,他们在河边上筑起萨尔虎古城。这里也出了金世宗完颜雍的妻子、贤惠明理的昭德皇后,是她的计谋保护着完颜雍躲过海陵王的迫害,日后成就大事。当年的宁古塔旧城也是依河而建,但海浪河水又赶走了它,夏秋季节的大洪水,“百川交集”,冲垮宁古塔城墙的西北角,水淹城内“湮没民舍无算,居民乘桴出入,甚苦之”(张缙彦《宁古塔山水集·新城》)。正是这汹涌澎湃的洪水,迫使巴海将军不得不另选新址,在清康熙四年(1666年)将宁古塔将军衙门迁往新城,就是今天的宁安市,宁古塔旧城也就成为荒垣,如今与水林相伴,古城内外皆为耕地,从保护界碑上可见规模。宁古塔将军衙门的各项历史责任,都由宁古塔新城来担负。

  当年的宁古塔旧城,的确很小,在流人们看来,堂堂一个将军衙门,还不如关内的小镇子。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石城》一文中,曾说这里“城方二里,垒石成垣,城内居民,寥寥数家,东西各一门,以通往来”,流人方拱乾所著的《绝域纪略》中曾把这里描述为“树短柴栅,绕三里,辟四门,而命之曰城”。其言外之意,如此之狭小、简陋的土围子也能称之为城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