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侯艳宁
当一个能让我们开怀大笑的人突然逝去,这种感伤是伴随刺痛的。马季先生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离开,给茫然而又脆弱的相声界一记重重的打击。也给喜爱相声的人带来长久的遗憾。无论我们当前的相声多么不尽如人意,想起马季,心里总会暖暖的,他有着最平易近人和憨厚的面孔,让观众看了,就感觉是邻家大叔或者大哥;当然,还有最贴近观众的作风
,每次登台,无论晚会演出还是到基层慰问,他都努力使观众成为知己;最重要的,马季先生还是名孜孜不倦的创作者,他的作品,没有任何隔阂,是那么地靠近我们的生活。
这样一个人,突然陨落,在一百多年的相声发展史中,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我们观众中的大多数,是没有赶上听侯宝林先生在天桥或者小剧场说相声,却赶上了徒弟马季在电视机里收音机里说相声。那是怎样一个时代,黑白色的电视机里,看到马季穿着中山装,手夹着香烟,用唐山话叫卖“宇宙”牌香烟,心中的快乐是那么纯粹无瑕,或许在节日过后,偶尔想起,也会开心一笑,心中爽朗好几天。
他和他的徒弟们,姜昆、冯巩、刘伟们,拿脸上的小小五官,就能说出一段意义深远的相声,《五官争功》争的不是功,而是把电视机前的人心都征服了。这些段子,放到现在,虽说离这个时代有一点点遥远,可那份诚意总能让你开怀。马季先生的相声,和侯宝林时代的相声已经完全不同,正如“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大师的光环下,马季用他诚意的学习和创新,成就了新的大师的诞生。
现在的相声界,抱怨的声音多于开拓的声音,既然马季都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思想依然保守,禁锢没有完全摆脱的时候,开拓创新,开辟相声新的天地。现在这样一个光彩多元的时代,相声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大师已去,他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回味永在,只是,不知道下一个如马季一样的继往开来的大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