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众人怀念相声大师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2:02 燕赵都市报

  特派记者秦菁发自北京

  家人及相声界:

  马东:作为马季的儿子,这个沉痛比别人来得更直接更沉重。马东说,“平时我不与父母一起住,今天早晨接到电话得知父亲心脏病发作了,后来打电话叫救护车,但没想到
救护车来了之后,父亲已经不行了。广电总局将会牵头成立治丧委员会,并且在广电总局举办一个告别仪示。追悼会初定在26日举行。”

  杨少华:一直默默站在一边的杨少华,是来探望马季的相声界好友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他对马季的评价是,“平易近人,和气可亲。”但看到众人拥来,他不想再就这个令人悲痛的问题继续说下去,“咱们不说这个了,行吗?”据悉,杨少华父子最后一次见马季,还是在杨少华的长子杨威拜师的时候,当时马季送字一副,是“名师高徒”四个大字,题字后,马季夫妇以及杨少华、崔琦一起吃了一顿老北京,这不仅是杨少华与马季的最后一别,也是杨少华心中最温馨的一幕。杨少华还回忆说那一次见到马季时,他跟往常一样,没什么不适,但谁知道这么快就走了。

  崔琦:崔琦回忆说,“记得在马老先生69岁生日会上,他对我们说了一句话,让我们记忆犹新,他说,‘到今天我69岁,觉得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希望跟大家说,我说错的话,做错的事,在这里跟大家道个歉,说声对不起。’”崔琦还说,“马季老师创作了300多个段子,他是相声界的里程碑,他虽然被称为大师,但一点大师的架子都没有,很平易近人。”

  演艺圈:《旗袍》剧组全体悼念马季

  《旗袍》是马季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也是最后一部电视剧。昨日风景秀丽的江南小城乌镇,电视剧《旗袍》依然紧张拍摄,但不同平日的是,每个主创都神情肃穆,有人不停擦拭着眼角泪水,整个片场都萦绕着哀伤。大家说,前几天,还和马季一起工作,上午却突然传来噩耗,很感慨。回忆起马季最后与大家工作共事的日子,导演说,马季从剧组离别时,已感身体不适。当初马季是友情出演《旗袍》,没有要一分钱的片酬,他说:“我之所以会接《旗袍》,是因为被这个传承中国文化的剧本所感动,被剧组里这些年轻人的工作精神所感动。”

  制片人杨静回忆合作时说,“听到马季老师去世,全组人当时就哭成一片,马季老师临走时,我还送了他一件戏装,当时我想把他在剧里穿的那件中式长衫送给他,但马老师觉得这件衣服太贵了,不肯接受,最后只挑了一件短衫作为纪念。现在马老师走了,他在剧中穿的那件长衫我们会珍藏起来,如果有机会,我们会送给他的家人。他的戏也非常出彩,他每拍完一条戏,大家都会为他鼓掌。马季老师很幽默,候场时总会讲些笑话,片场很冷,但总是笑声不断。

  邱心志说:“这个世界常有不经意的邂逅,我们只能将它归类在缘分里,生命之息只是再生的开始,愿马季老师精神常在!”

  田海蓉说:“笑星陨落!感怀马季大师!”

  王雅捷说:“马老师,和你在乌镇拍戏的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笑容、你的谦和、你的品德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永远是我生活和事业上学习的榜样!”

  孙晶晶说:“我和马季老师没有对手戏,但在片场,马季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本身有糖尿病,但在吃午饭时,他总主动要求和我们一起吃盒饭,大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不允许剧组给他搞特殊化、开小灶。”

  黄健翔表达对马季的景仰之情

  昨天,记者联系到黄健翔,原来是央视体育频道名嘴的他,生活中还是个业余的相声演员。说起上午刚刚去世的马季老师,他表示很突然,“虽然跟马季老师本人没有接触过,只是上过马季儿子马东的节目,但我认为这样一个相声界的泰斗去世了,是一大损失,他会一直受我们大家景仰和尊重的。”

  乡音:

  崔砚君:马季是里程碑式人物

  记者昨天电话采访了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编剧崔砚君,崔砚君对马季先生的去世深表震惊。他告诉记者,平时与马季没有深交,但作为一名相声剧创作者,是很佩服马季的。在崔砚君看来,马季是中国相声界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对相声的发展和贡献无人能替。马季是相声走向电视、表现新生活,创作新作品的开拓者,尤其难得的是他在相声最不景气的时候,在一片荒漠的年代,还能创作出有影响的作品。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精神生活还不那么丰富,在当时马季的相声能够把人们逗乐,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是马季风华正茂的年代,却是相声的艰难时代,他把相声带过了那个难关,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崔砚君说,包括相声演员、作家,都对马季非常崇敬,因为他不仅仅是名相声演员,还是一名创作者,他对相声的理解、改进有着突出的贡献。担任今年央视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统筹的崔砚君向记者透露,这两年马季先生又开始活跃在观众的视线之中,观众也对他产生了期望,包括今年春晚的导演都曾经想过是否请马季先生出山,再登春晚,现在看来,只能成遗憾了。崔砚君感慨地说,马季先生的离开,是中国相声界的损失。现在虽然也有很多优秀的相声家,但替代不了他,他的作品、人品,对相声的传承和理念都是独一无二的。

  李如刚:师傅让我们多向师哥学习

  马季突然逝世的消息,作为师弟的李如刚第一时间得知,作为我省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如刚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心里很难受,能对记者说一说,也可以寄托哀思。

  侯宝林先生在我省收了两位徒弟,分别是李如刚和康达夫,这两位与马季等13位师兄弟,是侯先生的正宗嫡传弟子。在李如刚心里,马季亦师亦友。李如刚与马季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他的搭档康达夫,说相声的风格酷像马季,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李如刚和马季一起录节目,当时想拜他为师,马季谦虚地说,别拜我了,还是拜侯先生吧,于是李如刚拜了侯宝林,成了马季的师弟。

  虽然嘴上叫着师哥,很多功夫却都是跟马季学来的。师傅侯宝林从来只公开批评不表扬,但在私底下跟他们说过好多次:要向马季学,他的每个段子都有闪光点。在李如刚看来,师哥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使得相声不再是单纯的讽刺,而是用歌颂型相声反映时代生活。他的相声有包袱,结构好,很受老百姓欢迎。在生活中,马季为人好,待人热情,没有旧艺人的习气。师哥在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想着相声,在一起聊天,只有相声,别的题材根本不在脑中占据。师哥还有着超强精力,他能一宿不睡,洗把脸之后又是一天,接着琢磨相声。

  追忆: 从相声迷到相声泰斗

  马季很小就跟随父母到了北京,日子过得很苦。当时北京的西单一带,有一个说相声的场子,启明茶社,那里培养了一大批相声爱好者,有些后来逐渐走向了专业队伍。

  解放前的北京,经常有一些京剧演员或者爱好者在后台“扒台帘”,听“蹭戏”。马季听相声,也是“蹭相声”。

  由于家庭境遇不好,生活所迫,14岁的时候,马季在上海当了三年学徒,远离相声大本营,却没有离开过相声。相声、滑稽戏、独角戏,什么都听。解放后,马季回到北京,正好赶上北京新华书店招工,马季以初中学历报考,居然中选,当了店员。每月27块钱的工资和工人阶级的称号,让当时的马季欣喜若狂。

  在书店这几年,马季有两个爱好,第一是听相声,第二是打篮球。几年后,马季进了说唱团,第一个作品就叫《打篮球》。

  1954年,马季参加了出版印刷系统工会的汇演,说的是自己创作的相声———《伟大祖国》。实际上是迎秋听来的东西,把那几个包袱给它摘下来,搁在一块。

  可惜那并不是一次成功的经历。

  现场观众不但不乐,反而都被他说睡着了。按相声行话来讲,叫一眯到底。

  1956年,全国职工业余曲艺汇演在北京举办,22岁的马季在这次汇演中的一场表演,改变了他的一生。

  第一个伯乐是“单口大王”刘宝瑞。他在中山公园里找到马季:“爷们儿,来、来,坐这儿我跟你谈谈。你呀,干专业吧,我看你挺有前途,我教给你啊。”

  然后是当时中国相声界唯一的国家一级演员,相声史上最负盛名的大师侯宝林:“马树槐,来、来、来,认识我吗?”

  “我认识您、认识您,我不敢跟您说话。”

  “学相声吧,啊,我教给你。”

  马季从此调进了中国广播说唱团。

  当时领导确定,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等,都是马季的老师,其中侯宝林为责任老师,千顷地一棵苗,宝贝得不得了,侯宝林甚至许诺,三年之内把马季调教成才。

  甚至连马季的名字也是侯宝林提议改的。马季原名马树槐,侯先生说,这名字绕嘴,做个演员,应该名字起得响亮一点,人家容易记住,再加上笔画要少一点。那时候1956年开始,北京正在放匈牙利的喜剧电影片,叫《牧鹅少年马季》,现成的,就用这个得了。侯先生一听,“好、好,这行、这行。”马季出来就直接到派出所改名字去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