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弋弋
一次出差,各地记者聚在一起等车。一个同行忽然神秘地探头问我:“听说南方都市报把石头(电影《疯狂的石头》)做那么大,是因为对方给了你们二十万?”
我(大惊):“哪里来的说法?从——来——就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给过我们钱。这种
小成本片子穷得连请明星的钱都没有,怎么可能给一个报纸二十万?(说完有点后悔,难道暗示成本大的就可以给得起钱?但同行们的思路比较不同。)”
另一同行:“听说就是因为给了你们二十万,所以这部电影就没有钱请明星了。”
我:“那干吗不给央视?”
再一同行(轻蔑):“南都有影响力嘛,我们老总一看南都做这么大,就说我们也该做的。”
那天我没有拍案而起或者继续争辩,因为我明白这个固有的思路和我面对的这群人——要不要做一部电影的新闻,不是先看片,而是先看有没有红包,尤其是《疯狂的石头》这种演员导演都没有名气的片子,这也算是潜规则吧。但让我吃惊的是,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那么久,应该算事后了吧。再怎么样,至少这个记者看过电影了吧,至少她也知道这是上半年票房口碑都最好的国产片了吧,至少她也听说过有多少影迷多少导演都在赞这部电影了吧。难道他们的眼里,根本就只有红包,早已屏蔽了电影本身?屏蔽了新闻价值?
我不是想在这里大声抨击中国娱乐新闻有多黑暗,赞扬南都娱乐有多阳光。我明白这不是几个记者的问题,甚至可以被归结为社会的错。但我保留一个希望,送给我和我的同行们共勉——去看电影本身吧。虽然我们是电影记者,但可能我们一直看的,都只是中国的一小撮电影。其实,中国还有另一种电影,没有巨额投资,国际明星,但它们也是好电影。
先锋光芒就是这样的一个影展,展示现在的中国,展示另一种朴素真诚的力量。我想告诉我的同行们,我们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电影,进而发现价值。
当然,我也会有点担心,会不会哪天,一个同行再探过头来,问我:“听说参加先锋光芒的那几十个导演,什么刘浩啊,吕乐啊,一共给了你们报社好几百万,现在都吃不上饭了。”